C114讯 9月5日消息(水易)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承载业务的网络也需因势而变,持续演进。未来需要怎样的网络来适配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能源互联网带来的新业务、新挑战;以及“东数西算”又需要怎样的网络实现算力资源的灵活调配、随取随用,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
围绕上述对未来网络发展演进的需求,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确定性网络、云网融合、算网一体等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作为网络产业领军者及技术创新推动者,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积极投身其中,并取得成效。大会现场,新华三集团展示了首个基于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的确定性网络跨越500公里的开放性实验,实现远程精准控制工业机器人的能力。
在此期间,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民,新华三集团2029战略研究院技术总监朱仕银接受C114等媒体的采访,就本次实验的细节和意义,以及新华三对未来网络发展的前瞻洞察和策略等话题进行了解读。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技术战略部总裁刘新民从理论到实践,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实现落地应用
在去年的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新华三集团参与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开放合作仪式的启动。刘新民介绍,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就是由新华三承建,相关指标经过第三方机构的严格测试。
为了在峰会现场展现确定性网络的精确控制,新华三集团联合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进行了横跨南京、杭州广域的确定性网络场景的技术验证落地,验证了在各种极限场景下,采用广域网确定性+5G确定性的承载路径,精准控制工业设备。刘新民强调,“这也是全球首个广域确定性网络系统取得的突破成果。”
那么,为什么确定性网络如此重要?归结起来,面对工业生产制造、工业机器通信、车联网、远程手术等不断涌现的生产、生活场景,大量高实时性业务交互,各系统、各节点、各环节之间均需要高时效的协同。传统“尽力而为”的网络显然无法满足时延、抖动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建设起大规模的、可提供确定性服务质量的网络,融合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确定性队列技术等新兴技术,来满足诸多产业互联网业务场景对网络提出的超低时延、超低抖动、超高可靠等高标准需求。
对于确定性网络,在展台现场,新华三集团的技术专家用上下班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例子,确定性网络就好比地铁,到达公司时间几乎固定;传统网络就好比公交车或打车,到达时间不固定。“这就是确定性网络带来的价值。”
“确定性网络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新华三集团在确定性这方面的布局一定会深入下去。”朱仕银表示,新华三瞄准的是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以及未来的跨广域网,甚至是异构网络的端到端的确定性。“新华三将在关键技术攻关,国际标准的参与等方面,持续贡献价值。”
网算感融合,未来网络探索方向
行业需求的不断快速变化正在推动技术演进趋势,网算感融合成为此次大会的热议话题。
“整体网络发展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速度在增快,追求高速、高带宽。”刘新民指出,但是人们对数字时代的各种期待还是迟迟无法落地。比如,公共场所和办公地点的网络还无法做到随需而联、网速无忧。
刘新民表示,因此构建未来数字社会需要对人、物、环境进行全面感知;为人机物的智慧交互提供智能联接;为海量、异构数据提供泛在多样计算。“从未来来看,计算和网络的融合会越来越延伸,相互关联也会越来越多,从简单的联接变成相互融合、相互感知。”
当然,要使“网、算、感”服务于更多业务和场景,泛在化、确定性与协同性是关键。具体来说,以泛在化实现网算感全域覆盖、确定性网络逐渐深入到生产生活、协同性提升网算感的服务能力将是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网算感融合技术则是实现泛在化、确定性、协同性目标的关键。”
创新技术,化解“东数西算”难题
面向当前火热的“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规划,以及未来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新华三集团始终与之同行。
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持续落地,作为数据“河道”的网络正面临着来自网络、算力、安全、低碳四类关键技术的严峻挑战。
新华三集团2029战略研究院技术总监朱仕银朱仕银指出,QUIC作为一种开源的协议具有TCP、UDP的共同优点,在协议简化,拥塞处理方面都具有强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传输效率。据Google统计数据显示,QUIC能有效降低10%网页加载时间,减少30%视频卡顿,可应用于广域网传输数据和视频加速等多场景中,也因此成为“东数西算”海量数据传输困境上的解法之一。同时,鉴于超远距离,超大带宽的传输特点,技术上还需要引入确定性网络,采用RDMA特性以实现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无损大数据传输。
“算力调度是四大挑战的难点、亦是重点。“东数西算工程落实道建设问题上,存在算力供给方异构,算力服务提供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及地域、内核等多种问题。因此,如何化解异构难题,实现统一纳管、统一调度成为西部数据中心建设问题上的老大难。
建设分级协同的数据中心可有效将东西部数据中心需求与供给统筹调度,推动全国数据中整体算力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分级协同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构建三个平台。顶层为算力服务平台,让入口实现统一,对外提供一致性体验,中间层为算力调度平台,通过不同枢纽之间、节点之间,数据中心之间的算力调动,实现算力资源互补。在底层的算力基础设施层,以资源池化,实现对调度平台的统一API。基于三大平台,实现算力跨域的自由流动。
绿色低碳理念,赋能“双碳”实现
“双碳”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未来网络的演进除了能力的升级,也需要考虑节能减碳的发展目标。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资委、能源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为信息通信行业的“双碳”发展指明了方向。
针对如何打造绿色的信息基础设施,新华三集团能够提供从ICT设备到整体解决方案的端到端能力。
极致PUE作为“东数西算”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指标。刘新民指出,新华三集团拥有自顶向下体系化建设思路。数据中心规划初期,依托国内顶级的数据中心设计团队,新华三以低碳、绿色作为设计基本原则,充分考量环境、设备、能耗等多方因素,在根本上保障极致PUE的实现。在产品技术研发上,加快低功耗设备研发进程,并持续推出液冷、模块化机房等低能耗产品/方案的推广和应用。“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40%是IT设备,另外30%是制冷,所以,如何降低PUE,就是要考虑怎么从原来的风冷到液冷,再到各种低功耗的设计,这些都是新华三接下来在东数西算上的发力点。”
与此同时,低碳也不仅仅只是考虑设备本身降低用电能耗,在供电层面也应逐步引入绿电,例如光伏、风电等。朱仕银补充道,数据中心的能耗很大一部分是空调制冷带来的,因此如何在设备层面降低功耗,从而减少制冷带来的功耗,也就是ICT基础设施的优化。“未来,新华三集团还将聚焦智能系统的打造,优化供电和用电的关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