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肉不欢的朋友们是不是还在想念生鱼片和三分熟的牛排呀,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又可以出去吃吃喝喝啦,我们都知道吃肉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也会加肠胃的负担呢。最近很流行的减肥小妙招—少吃主食,多吃肉,这样对身体真的好吗?来跟我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近日,在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道了未加工的红肉、加工肉、鱼、家禽和鸡蛋等其他动物源食品(ASF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的潜在联系机制,并分析了ASFs经过肠道微生物的产生的三甲胺 N-氧化物、其L-肉碱衍生中间体γ-丁基甜菜碱和巴豆甜菜碱在ASCVD风险途径的潜在作用。
研究者基于3,931名来自65岁以上的美国社区队列的参与者,对其ASCVD(心肌梗死、致命冠心病、中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死亡)的发生经过了12.5年的随访,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了ASFs摄入量和三甲胺N -氧化物(TMAO)相关代谢物。具有时变暴露和协变量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检查了ASFs-ASCVD关联,以及不同风险途径的比例。ASFs中的肉碱经新航道微生物转化形成γ-丁基甜菜碱,γ-丁基甜菜碱再转化形成巴豆甜菜碱,巴豆甜菜碱转化形成三甲胺N -氧化物(TMAO, 进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
膳食暴露、肠道微生物群生成的三甲胺N-氧化物(TMAO)相关代谢物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概念图。
在研究中(如下表),血浆TMAO水平与未加工红肉、总肉类、鱼类和总ASF摄入量之间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正相关(Spearman ρ= 0.05-0.07);L-肉碱代谢物,γ-丁基甜菜碱和巴豆甜菜碱与未加工红肉、加工肉、总肉和鸡蛋的摄入量呈正相关(ρ= 0.03-0.15),同时与鱼和家禽的摄入量呈负相关(ρ= -0.03−0.08)。总的来说,TMAO与总肉量和总ASF显著正相关。
ASF的摄入与TMAO相关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动物源食品(ASF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又是什么关系呢,在随访的12.5年中,调整了社会人口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因素和抗生素使用后,未加工红肉的高摄入量与高15%的ASCVD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加工肉类摄入与较高ASCVD发生率不显著相关。总的肉类摄入(未加工红肉+加工肉)与22%的ASCVD发病率相关。鱼、家禽和鸡蛋的摄入与ASCVD事件无显著相关性。总ASF摄入量与18% ASCVD的风险相关。
时变ASF的摄入量(每IQR)和时变TMAO、γ-丁基甜菜碱和巴豆甜菜碱与发生ASCVD的风险
研究学者又分析各种ASF的每天摄入量与ASCV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以显示关键的显著相关性(如下图)。特别是,增加未加工红肉和总肉的摄入量与ASCVD风险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显著相关。加工肉制品摄入同时呈现总体和阈值相关性,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并且随着每天鱼的摄入量的增加,发生ASCVD风险几乎不变。(家禽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非线性p<0.001),在0.4 份食用量/天时,ASCVD风险较低,达到最低点。随着每天鸡蛋的摄入量的增加,发生ASCVD风险变化不大,大家还是可以照常吃鸡蛋哈!总的来说,随着每天总肉的摄入量的增加,发生ASCVD风险显著提高(p = 0.004)。
每种动物源食物(ASF)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之间的多变量调整关系
敲黑板啦!在这个大型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老年人队列中,未加工红肉、总肉类和总ASF摄入量的增加都与患ASCVD的高风险相关。L -肉碱衍生的微生物组代谢物在肉类ASCVD的相关性中比血压或血胆固醇水平发挥更大的中介作用。红肉是饮食中血红素铁的主要来源,血红素铁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展的一个因果因素,并与心血管疾病的增加有关,三甲胺 N-氧化物与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机制相关,并介导了加工肉与ASCVD之间的显著比例的联系。我们食用的肉经过肠道微生物转化为7.8% TMAO相关代谢物,26.1% 空腹血糖,11.8% 空腹胰岛素,6.6% C-响应蛋白等,都会引起ASCVD疾病的发生。
撰文|小青辰
编辑|小耳朵
来自: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