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Gartner季新苏谈行业云最大挑战来自定制化 构建与部署需要评估机制,希望以下Gartner季新苏谈行业云最大挑战来自定制化 构建与部署需要评估机制的内容对您有用。
C114讯 11月10日消息(岳明)各行业数字化进程正在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把他们的业务放到云端去深化,预计到2025年之前,所有的企业都会用到云的技术,85%以上的企业应用将会部署在云端。
在各种形态的云平台中,行业云与其它形式的“云”的共性还是有所不同的,行业云更多强调的是产数融合。行业云由三层组成,能力底座通过“云资源服务”完成,中间层是通过可组装的平台架构,实现出相对灵活的、有针对性的通用业务能力模块,上层则是轻量级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落地。
有别于传统行业解决方案,行业云解决方案改变了过去以企业重度定制化交付为主的思路,让“定制化要求”变轻了,更加易于交付;同时,行业云解决方案还保证底层能力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具备快速迭代、快速复刻行业能力,满足最终业务需求。
可以说,行业云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主流云服务提供商也都大量投入资源。但从实践来看,行业云尚未突破规模行业爆发的临界点。Gartner研究副总裁季新苏指出,主要是两方面原因:首先,“行业云”服务提供商的产品本身不成熟,市场群雄割据、没有一个大的玩家建立标准;其次,甲方需求也不匹配行业云交付,目前还是以大规模定制化,服务于业务要求满足为主。
而行业云最大的交付挑战则来自如何管理好定制化边界。在Gartner看来,云服务与大规模定制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矛盾。“‘云’本身强调的是规模效应,如果涉及到‘大规模定制化’,‘云’不可能有商业利润,而且未来的扩展性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这个矛盾不解决, 会极大限制了行业云的想象空间。”
以金融行业为例,大型金融机构倾向于私有云方案并且对行业中小机构输出,但中小型金融机构因为营收有限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同时,中小型用户自身的IT部门对于业务部门的管控能力比较弱,导致无法有效管理业务部门提出的大量定制化需求。在这样的状况下,导致行业云市场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回报是有限的。
季新苏认为,“行业云”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找准特定场景,把内部流程“外化”成外部认可的“最佳实践”,“我愿意用你的流程,我愿意借鉴你的流程来达到能力。”而对于行业云的提供方来说,工程化能力是竞争的核心。
季新苏指出,在行业云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标准,“无论实施还是构建行业云是需要有一个内部评估机制”。如果跳过可组装的中间层能力,直接把重心放到行业定制化上,那么“行业云”其实非常非常的“重”,而且很难交付或者是交付对于企业来讲也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