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财科院发财政蓝皮书应辩证看待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希望以下财科院发财政蓝皮书应辩证看待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的内容对您有用。
11月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
2022年是“十四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是着力提升政策效能,政策更加注重精准、实现可持续。财政政策需靠前发力,下好先手棋;需适配经济和社会层面多重风险对冲,构建确定性;需适配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权衡,实现财政可持续。
中长期视野下,财政政策需聚焦人的现代化发力,注重相机抉择政策与前瞻防范风险政策相结合,注重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之间的协同。
202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仍在持续攀升,面临多重压力,需要考虑多层级的针对性的公共风险防范化解的战略与策略,注重财政的功能性和主动性,并在腾挪可利用财政空间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政策效能。
蓝皮书预测结果显示,在疫情反复且持续的情景下,GDP增速可能在3.5%~5.0%区间。从中长期看,在有效防范化解公共风险的条件下,“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5.0%以上。
同时,蓝皮书预测财政收支结果显示,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小幅下降,“十四五”期间增速放缓,同年财政支出将高于往年水平,“十四五”期间财政支出依旧面临较大压力。不过,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领域的财政投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财政支出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率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此外,蓝皮书还就如何稳经济大盘,如何看待数字经济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改进帮扶方式、技术手段更高效、精准地保民生
蓝皮书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无疑是一系列决策部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需要努力增加“稳住”的确定性因素,以应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 2022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以此稳就业、稳民生、稳市场主体,同时提升市场主体和居民信心。
将稳就业和稳收入作为宏观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就业和居民收入关乎社会稳定和基本民生。现有的思路是:一方面,以保市场主体为主,待市场主体经营好转后,间接保居民收入,但企业经营状况好转需要时间,尤其在宏观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另一方面,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直达地方财政,对失业和困难群体进行帮扶,但这种方式存在帮扶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现有的低保救济政策并不能覆盖新出现的困难群体。
因此,蓝皮书建议,可考虑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改进帮扶方式和技术手段,以更加高效、精准地触达目标群体,有效遏制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和居民生计风险的蔓延。例如,可以考虑将个税App扩展成为发放居民低保救济和补贴的平台等。
蓝皮书进一步表示,将缓解刚性支出压力作为稳民生的重要抓手,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年度预算安排,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打破财政的“不可能三角”。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已有类似实践。比如在居民收入断流的紧急状态下,采取财政货币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当前,部分居民和家庭增收陷入困境,我国也可以考虑类似的政策安排。
蓝皮书称,面对部分居民就业困难和收入下降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及时推出新的应急举措,同时,抓住稳就业和稳收入,避免经济风险进一步扩散为社会风险,牢牢稳住社会大局,从而为稳住经济大盘创造条件。
需辩证看待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应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
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革命正引领人类进入数字文明时代,应顺应这一趋势加快高质量发展。
蓝皮书也探讨了数字经济的相关问题,提出不应割裂看待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就是数字化,未来的主导经济形态就是数字经济。数字革命将彻底改变经济社会的底层逻辑,也将深刻改变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监管和宏观政策实施也会改变原有的逻辑路径。
蓝皮书称,从概念来说,数字经济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就当下而言,属于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代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另一层含义是就未来来说的,不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而是成为主色调,成为经济的普遍形态。数字化意味着传统经济模式或旧的经济形态正逐步向数字经济靠拢,向新的经济形态转变。通过数字化,让旧经济变成新经济,让传统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就此而言,不能僵化地理解“实体经济”这个概念,更不能基于此进行价值判断和政策选择,不能厚此薄彼。
其次,要辩证看待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安全和发展并非对立关系。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安全问题,但不发展、发展慢,会导致更大的不安全。我们应当始终把发展摆在第一位,通过发展来解决安全问题,不能泛泛地将两者的关系抽象化、简单化和对立化。目前,涉及数字经济治理的相关部门有十多个,但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发展负责,也不可能有这样一个部门。应该把“通过发展来解决各种问题”作为各部门监管的一大原则。大家只有朝着“促发展”这个方向共同出实招,才能真正为企业和企业家建立稳定预期。必须树立风险整体观,把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局部风险和整体风险统筹嵌入数字经济治理当中,不能顾此失彼。通过树立风险整体观,使监管政策真正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蓝皮书表示,数字经济代表了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国际“换道”竞争带给中国的历史性机遇,我国应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安全、产业安全,最终保障国家安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