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墨香里的父亲,希望以下墨香里的父亲的内容对您有用。
农历腊月二十九,当我从退休人员张老家慰问出来的时候,渐深的暮色带着数九的寒意,让街道两旁绿意蓬头的小叶榕发出沙沙的哆嗦声。我裹了裹外套,找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等待网约车。
由于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工作上的事情多,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去看父亲了。按照事先安排,这天下班后我要去看看父亲。
一走进小区,远远地就看见路灯下八十多岁的父亲正孤零零地坐在休闲椅子上。我疾步上去,轻轻拍了一下父亲的肩说:“爸,我回来了,天气冷回家吧”。父亲慢慢站起来,我扶着他向楼栋的电梯走去。走出电梯,他指了指对面的邻居家,欲言又止。我一脸疑惑地问:“你认识?”。父亲摇了摇头,回答道:“春联贴反了”。我瞟了一眼说:“没问题呀?”“我教你的口诀忘了?”父亲停下脚步很生气地质问我。见父亲不高兴,我赶忙向父亲做了一个鬼脸,很歉意地说:“40多年过去了,早已还给你了”。
“对联这东西,每年都要用。不能忘,一辈子都要记到。”父亲很坚决地对我说。后在他的提醒下,我结结巴巴背出了当年教我的口诀“读对联,看平仄,仄声起,平声落,贴对联,看横批,左起上,右为下,右起上,左为下”。背完口诀,父亲为了让我加深印象,索性站在我家门前的对联旁给我讲解:仄声为上联,平声为下联;贴对联的时候,主要看横批写的顺序,如果是从左自右,则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反之,则右贴上左贴下。
“邻居家的事情不要去管,别人想啷个贴就啷个贴。”我劝父亲。父亲没有作声,回到客厅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自言自语,似乎有意说给我听:“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年俗,是对来年生活的美好向往。你看现在,家家户户都贴印刷体春联,手写春联现在很难看到了。没有墨香味,内容也是千篇一律,少了生活味,邻里乡亲的亲近感逐渐疏远了,年味也变淡了。我去找找去年没用完的墨和纸,自己写几副春联。”父亲的喃喃自语,瞬间让我的思绪随着记忆中红红的春联,飘至故乡的老宅和村落。
父亲曾是一名乡村教师,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在那个以墨香为骄傲的年代,谁家写春联或嫁娶写婚联,非父亲莫属。特别是每年大寒一过,春节的气息越来越浓,父亲就会选个赶集日从镇上买来一叠红纸、两块墨锭、两支羊毫毛笔,然后从家里搬一张四方桌摆在院子里,拿一个土碗当砚台。一切准备妥当后,父亲就开始了春节前挥毫泼墨的拿手活计。
我也不会闲着,待父亲向碗里注入适量的清水后,我拿着一块长方体墨锭开始研墨。研墨是个细致活儿,父亲对研墨的要求很高,墨身要垂直,要重按轻转,先慢后快,不可急性。研快了墨汁粗,而且浓淡不匀。用力过猛也无法磨出光泽。而且研墨的过程是不能停的,如果中途停了,墨锭放在碗里,本身天气寒冷,磨出来的墨汁就会凝结,墨锭也会牢牢地粘在碗里,不容易取下来。所以我在旁边一直不停地圆圈式研墨。古人说,研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研墨的时候,父亲则用小刀把红纸切割成适合7字联尺寸的长方形纸条。如何把字均匀地写在纸上也是一个技术活。当读小学的堂弟在一旁用直尺和铅笔认真地在红纸上均等划线的时候,父亲却有他的绝招:将红纸对折3次,把字写在折痕上,即完成字的均衡分布。往门柱上粘贴对联的“浆糊”也是就地取材,清水里加糯米和蛋清温火熬制而成。当母亲把一碗热气腾腾的“浆糊”端给父亲时,总要嘱咐父亲一定要放在猫狗够不着的地方。否则,我家那只性格暴躁的“黑猫警长”和威武霸气的“看家旺财”必然为谁偷吃第一口互不相让,打斗一番。
当自家春联写好后,父亲开始为村里的其他人家写。写之前总要问问邻居的想法,然后略加思索便动笔书写。因此,父亲写的春联基本上都是原创,内容应情应景、浅显易懂,没有艰深晦涩、矫揉造作。如邻居家的儿媳妇生了小孩,父亲就写“添丁加口人兴旺,尊老爱幼合家欢”。邻居家喜迁新居,父亲写下“华堂朝阳映碧水,绿树翠鸟作比邻”的对联。父亲书写的字体形式多样,飘逸潇洒,既有端庄典雅的楷书,也有方圆相济的隶书,更有神采飞扬的行书。父亲每写完一副对联,母亲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挂在晾衣绳上风干。一阵阵清寒的微风送来阵阵墨香,人入其中,顿觉春风暖怀。
父亲写完春联,经常是薄暮时分,买的两块墨锭也只剩下大半块,父亲稍加冲洗后用红绸包裹起来放在衣柜的角落里。因为长时间研墨,我的手已经酸得抬不起来。每每这时,父亲总会背着母亲悄悄塞给我一张五角钱的纸币,说是对我的奖赏,并要我不要声张。
“二弟,摆碗筷,叫爸爸吃饭了”。姐姐的一句话把我从小时候故乡春节的浓浓墨香味中拉回来。晚饭后,父亲看了看客厅的时钟,刚好新闻联播开始。他拄着手杖打开门,按响了邻居家的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十二三岁的男孩。男孩很有礼貌地问:“爷爷,您有什么事吗?”父亲弯下腰很慈祥地说:“我是住在你家对门的邻居,今天路过你们家的时候,发现你家对联贴反了,应该这样贴……”
男孩望着门上的春联一时愣在那里。这时,男孩的爸爸妈妈也来到了门口,得知缘由后略带尴尬地向父亲讨教。父亲来精神了,操一口浓重的川北口音把对联的基本知识讲了一遍。尽管父亲讲得很认真,语速也很慢,但邻居是江浙人,对父亲的方言似懂非懂。父亲有些急了,把目光移到我的身上,言外之意要我给他们转述一遍。邻居听完我的转述后连声向父亲道谢,并说长知识了,最后还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
回到家里的父亲如释重负,他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吗,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民俗文化的悠久传统,还深藏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现在有的优秀文化被乱用错用,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祖宗优秀的东西不能丢……”此时,我似乎看到了父亲在乡村简陋的三尺讲台上充满激情、神采飞扬的模样。
诚然,一副对联,虽短小精悍,但穿越了悠悠千年的历史长河,映照出中华文明的岁月风尘。在灿若星河的华夏瑰宝中,她以别样的风姿,散发着墨砚深处的醉人芳香,也展现出炎黄子孙“礼敬万物、普天同庆”的清欢况味。
(作者供职于国网重庆彭水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