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代表通道丨嫦娥四号探测器总师孙泽洲火星已近、梦想尚远,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希望以下代表通道丨嫦娥四号探测器总师孙泽洲火星已近、梦想尚远,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的内容对您有用。
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师孙泽洲走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讲述了他和广大航天人是怎样把一个个航天梦变成现实的故事。
据孙泽洲介绍,他主要从事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2001年中国探月工程刚刚起步时,为了解决38万公里地域远距离冲锋难题,他加入了嫦娥一号研制团队。“我和团队亲手打造了嫦娥一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使我们国家在月球和火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月球和火星探测,我们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更需要把握时代科技发展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孙泽洲说。
2021年,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任务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国外是从掠飞、环绕、着陆再到巡视逐步实现的,我国是一步跨越发展。孙泽洲介绍了当时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
火星只有稀薄的大气,火星着陆首先要面临着火星大气条件下的气动力和热的问题。孙泽洲介绍,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我国之前的基础比较薄弱,没有完整的数据,没有模型,也没有方法。孙泽洲和团队靠自己,利用有限的数据构建自己的模型,利用地球再入的经验选择适合火星的方法,在地面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积累数据。通过反复试验、反复对比、反复修正,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一难题解决了,但是火星进入着陆仍然是困难重重、风险极高。孙泽洲介绍,为了降低任务的风险,为了提高对火星进入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天问一号采用了弹道升力式的进入方案,该方案需要在整个进入过程中开展前对探测器的姿态进行调整,被称为“攻角调整”。国外是在2011年火星任务才开始采用弹道升力式方案,通过抛出质量块来进行攻角的调整,质量块重达上百公斤。而天问一号采用了配平翼的新技术,合理利用火星大气阻力的作用进行攻角调整,质量代价仅为国外方案的十分之一。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孙泽洲说。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赵倩 实习生 苗睿 北京报道
责编 邓旆光 编辑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