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民进中央提议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希望以下民进中央提议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对您有用。
肢体残疾小孩,或者患有自闭症、多动症、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特殊孩童进入幼儿园该怎么教?不少幼儿教育老师对此感到苦恼。
2023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民进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集体提案,建议要注重培养适应特殊教育需要、具有职业教育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
2023年3月2日,重庆,师生党员向幼儿园特殊儿童赠送书包。图据视觉中国现状:
残障儿童群体不容忽视
幼师群体缺乏融合教育知识
近年来,特殊障碍群体不断呼吁推动学前融合教育,备受各界人士关注。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就建议普及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融合教育
所谓特殊需要儿童,是指残障幼儿和有发育障碍风险的幼儿,包括各类残疾儿童以及许多未明确归入现有残疾类别的障碍儿童,如自闭症、多动症、社交障碍、其他先天发展障碍等。而融合教育,则旨在让这些障碍儿童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
国家层面也对融合教育出台相关政策。2022年1月25日,国务院转发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残联共同发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
不过,不少特殊需要儿童有着学习障碍,对于教育有着更为多样化的需求。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与此同时,残疾幼儿入园率占比较低。据教育部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0-2021学年,在园及入园残疾幼儿占同口径所有儿童总数量的比例仅为0.07%,还有大量如多动症、社交障碍等特殊需要儿童尚未纳入统计口径,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特殊需要儿童难以接受学前教育。
在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集体提案中指出,当前学前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成为阻碍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提案还指出,许多学前教育教师未在其所在院校学习过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培训内容与业务实际需求结合不强,缺乏生活流程中支持残疾儿童的方法、课程设计及教学调整,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儿童的正向行为支持,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多学科专业团队合作等培训内容。当有个别残疾儿童就读时,部分幼儿园也缺乏相关资源建设。
建议:
加强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专业能力
基于上述问题,民进中央的集体提案给出三方面的建议,希望培养适应特殊教育需要、具有职业教育能力的特殊教育师资。
一是加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在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增加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提高师范生的融合教育能力。”提案提到,应抓紧落实文件要求,并将学前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相关课程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学前教育师范专业院校必修课程。修订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大纲,采用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学前教育师范生前往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实地观摩学习,采取综合式跟岗或顶岗实习的方式,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前融合教育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考试中设置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的相关考试内容。
二是加强学前融合教育的在职培训。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协同财政、卫生、残联等多部门协同合作,在财政资金、政策支持和专业资源等层面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将学前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相关内容纳入学前教育教师职后培训计划中,研究制定每年最低培训时数标准,并将学习效果纳入学前教育教师评价中。
三是建立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实践的激励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增加开展特殊教育、融合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机会;保障定时足额发放学前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津贴;在绩效考评、评优评级时,应适度向服务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教师倾斜,使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努力与成绩得到关注和肯定,激发工作动力和成就感。
红星新闻记者 陈怡帆 赵倩 实习生 熊思琦
编辑 王禾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