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微商 >

保险公司:聚焦“老有所依” 长护险助力破局多层次养老

时间:2023-03-11 08:46:22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聚焦“老有所依” 长护险助力破局多层次养老,希望以下聚焦“老有所依” 长护险助力破局多层次养老的内容对您有用。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北京报道

2023年是我国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养老”格外重视,8次提到“养老”。

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扩面,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连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等养老保障的强化,再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多项举措。可以看到,国家对解决养老问题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非常关注养老话题,多角度为险企参与养老服务建言献策。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建议,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新参与养老护理产业链条建设,逐步提高商业保险服务老年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老龄化现象带来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

据了解,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已覆盖49个城市1.45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172万,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在已开展的试点项目中,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的社会力量在政策落地、组织实施、资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已在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探索满足老人对养老医疗和专业护理服务需求的模式方法。

“保险+养老”突进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要求,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均衡合理、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家庭养老照护能力有效增强,兜底养老服务更加健全,普惠养老服务资源持续扩大,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优质规范发展。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进医养结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等。

据了解,中国老年人大多数都在居家和社区养老,形成“9073”的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专门养老机构。

近年来,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探索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以适当方式将长期护理责任、风险保障责任和养老金领取安排与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有效衔接。

例如,中国人寿集团积极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发展模式。中国平安(601318.SH)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三大“保险+”服务。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随着地方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及长期护理险的试点与推广,保险公司通过经办长护险,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合作推出“保单+上门居家服务”。据悉,该模式成为保险公司参与居家养老的主要方式。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参与居家养老布局的保险公司数量不多。其中,中国人保(601319.SH)通过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入股颐养(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并由其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以专业医护康养服务替代传统现金赔付;中国平安利用平安好医生线下医护团队资源,开展偏医疗护理性质的居家养老业务。中国人寿设立了百亿元级大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涵盖居家养老业务。大家保险已投入运营两个居家养老照护中心项目,还有多个项目在建设改造中。

需要注意的是,与居家养老相比,绝大多数险企对养老社区的投入建设更加积极。险企通过“保险产品+养老社区”模式(即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可获得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享受免押金入住权、优先入住权等权益),来实现保险和养老服务的联动。

目前大型保险公司旗下养老社区均逐渐形成了全国布局,且产品线愈发丰富。

例如,泰康保险旗下“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目前已布局全国27城约31个项目;中国太保(601601.SH)截至2022年年末,形成了11城12项目的格局,呈现“全国布局、东西并进、南北呼应”的局面;中国平安在深圳、广州及上海项目落地之后,杭州、北京等城市项目也将加速,全国布局逐渐形成。

信达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了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布局全国20多个省市。

招商证券研报分析显示,一方面,“保险+养老”模式可以将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与保险产品有机结合,促进大额保单销售,有助于高端客户经营;另一方面,险企资金规模大、周期长,需要寻找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养老社区经营现金流稳定,需要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支持,特征匹配。

整合资源构建养老护理平台

实际上,不管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是最关键的一环,也是保险公司参与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核心难点和突破点。

孙洁在《关于加快解决养老护理问题 切实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案》中指出,目前专门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的机构较少,存在服务面窄、设施数量不足、服务资质低等问题,同时由于服务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不完善,具有长期护理资质的专业护理人员更是匮乏。

“由于各个年龄段老人身体状况、消费理念都不同,部分年纪较大老人在服务要求、细致程度上要求很高;而部分老人对于精神、感知层面要求较多,所以年龄、地域、个性化、供应商等差异,皆对保险公司养老服务承接能力形成挑战。”一家寿险公司养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种种迹象显示,为了破局,部分保险公司正加速以长期护理服务为载体,通过开展长护险相关的失能状态评估、护理服务提供、健康管理、产业融合等工作,延伸触角、延长产业价值链,通过战略合作、资本联合等多种渠道,平台化发展养老护理和生态链,打造居家护理、社区服务、机构护理相衔接的养老护理服务体系。

例如,2022年年底,福寿康智慧(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寿康”)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由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健投公司牵头发起设立的国寿大养老基金独家战略布局投资。据悉,福寿康以长护险为切入点,为居家老人提供社区居家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其业务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拥有服务网点近300个,专业护理员队伍规模超8000人。

中国人寿集团表示,此次战略布局投资是国寿健投公司稳扎稳打构建“机构+社区+居家”多层次养老服务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供给。

目前,越来越多险企通过自建医生团队、与医疗护理机构建立合作等方式,在养老服务供给中融合养老照护和医疗护理,形成核心的医疗养老服务优势。

为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专业养老护理人才需求,中国人寿开设专门学院培育专业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与开设老年健康护理专业的其他高校加强合作,有效储备人才。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北京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机构,爱心人寿打造了一支专业的长期护理和养老运营团队,并整合了外部医疗合作资源。另外,爱心人寿还专门打造了一支由评估师、康复治疗师、按摩师、养老护理员等专业服务人员组成的年轻精干、技术过硬的照护团队,提供长期护理服务。

从政策导向来看,亦是如此。

在2021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服务的通知》,对险企专业服务能力、项目投标管理、经营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护理机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其中,明确保险公司应根据参保群众实际护理需求,做好护理服务机构遴选、服务质量监督、巡查稽核、考核评价等工作,积极参与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督促服务机构做好护理人员管理,有效提升长期护理服务质量。

“商业保险机构通过股权投资、平台搭建等方式,将第三方医疗机构、护理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等与长护险有机链接、整合,打造护理服务生态链已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