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中的上市公司|航天宏图的遥感梦下篇 让遥感走进生活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新中国资本市场建立30周年之际,16家财经广播共同策划,走进上市公司,对话企业高管,讲述公司发展之路,挖掘典型价值,前瞻产业升级。请听特别报道《高质量发展中的上市公司》。
航天宏图,688066,是国内领先的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服务商。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PIE遥感系列软件研发和销售,卫星遥感和北斗应用定制开发和设计,以及数据服务等。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落地。航天宏图作为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一,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时刻,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遥感应用第一股”。
借助资本市场的更大舞台,公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从下游应用开始向中游卫星运营拓展。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高敏,走进航天宏图,对话董事长王宇翔。请听《航天宏图的遥感梦》下篇:《让遥感走进生活》。
《高质量发展中的上市公司》第五期 航天宏图 下篇
(中央广播电台总台央广记者高敏采访航天宏图董事长王宇翔)
高敏:在上市前和上市后有什么变化?
王宇翔:第一,我觉得上市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解决生存的问题,像我们那个时候1100人,工资也是一个很大头的开销。上市以后融资了,至少发工资流动资金不是个问题了,我们就可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发展。
第二,股权激励方面,上市了就可以很正规地搞股权激励,统一有一个明码标价了。没有拿到股份的员工也看到希望了,他觉得有些人比我来得早、贡献大,有了,下一波可能就是我了,他就更加有凝聚力了。
再一个,上市以后,公司的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企业的公信力也就有了,品牌价值提高了。你去跟客户接触,你是上市公司,客户其实简单的上个网就把你们公司基本情况了解清楚了,产品的销售等等就更容易了。
还有就是,资金充足,产品研发的投入就更大了。总体来说,我们这个行业里面,上市公司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不管是额度也好还是比例也好,还是比同等类型的企业投入要大。
高敏:您其实在2008年创立航天宏图的时候,初衷就是要研发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从2008年开始研发,到2015年问世,中间大概有7年的时间,整个研发过程您觉得最难的是什么?遇到过哪些挑战?
王宇翔:我觉得应该是两个挑战吧:一个是,因为这个软件研制周期比较长,其实我个人对这个还是认识很清楚的,因为毕竟还没有达到国内国外同行的水平,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很清晰的不断努力的过程。
最主要的压力还就是,研制这个软件毕竟早期不挣钱,年年纯投入。在一个企业里,从管理人的角度觉得,你别搞那个软件了,又不挣钱对吧,还天天花钱,那在资金短缺的时候,是不是把它砍掉吧或者缩小规模。但是从我自己,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这个确实是,因为我觉得你现在不挣钱不能怪别人,怪自己还没有研发好,相当于你这个苹果还不熟,你不能把苹果树砍了吧,母鸡还不能下蛋,你不能把母鸡给杀了呀,确实还有一个研制的过程,我要说服我们的团队跟我有共同的认识。
高敏: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您怎么平衡研发投入跟公司盈利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
王宇翔:我们是上市公司,你要有社会责任,我们企业发展应该说首先是盈利,但是盈利也不能说杀鸡取卵,也不能看得太短期,我们也必须要有长远的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我们在销售一代,要研制一代,甚至还要预研一代,再超前研制下一代。因为像我们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产品迭代是非常快的,你在这个阶段领先,并不等于下一个阶段你还是优秀的公司。我们还会不遗余力加大研发的投入,公司的研发投入应该是越来越大的,层次也越来越高了,包括跟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更快、更早地推出下一代产品。
同时,盈利这一块,公司也在想尽各种办法扩大销售规模,增设一些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加密我们的营销网点。再一个是扩大我们的销售队伍,业绩增加了,利润空间自然也就出来了。
所以说,今后我们对研发的投入和公司的业务规模,未来三到五年内基本上会保持这个增长的速度和比例。
高敏:要让遥感技术真正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要突破哪些技术瓶颈?
王宇翔:我们公司的愿景就叫:科技改变世界,遥感走进生活。我们自己觉得在科技改变世界方面也在探索,但是离遥感走进生活确实还是有很远的路。过去,遥感就是一个战略的手段,它不是一个战术的手段,不是天天用的,更多是用于政府的管理,现在开始用到地级市、县里面、区里面,已经在不断地深入,同时,结合无人机可以用到一些乡镇、村镇的管理,也越来越深入了。随着手机越来越发达,手机上APP种类也越来越多,我觉得遥感可能更多的今后用到老百姓走进生活,可能具体的形态就是APP。
遥感,它也就是一个信息源之一,就是观测地球的一个手段,遥感信息的价值不是在于独立使用,打一个比方,你就是一个调料,就是一个盐,不能抓一把盐吃了,你还要跟别的东西结合。遥感这个信息技术、观测手段,还应该和物联网等等传统的观测手段,甚至是比如污染治理等等生态修复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共同使用。所以我觉得,今后离走近生活任重道远,但是也就在不远的将来。像现在5G、6G都正在研发,原来这个遥感数据量很大,传播一个数据很慢,现在5G建成运行以后,传播就快了,数据量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但是最终,我觉得遥感走进生活,可能你问十个老百姓,将来也有九个不知道什么是遥感,他可能不需要知道。可能他天天用的影像就是遥感,他可能会用这个影像,看这个图,但是他不知道那是遥感,我觉得这也就是这个技术存在价值吧。
比如,现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监测土地的利用,这个违章建筑和违法用地,就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往往是县一级、区一级的部门,他自己都没有发现,都是上一级部门告诉你,通过卫星影像发现你这个地方的用地实际用途跟批复规划的性质不相符合。还有像秸秆焚烧,你县长根本不知道,你坐在办公室,上面通过环保部给你开了罚单,说你哪天哪天秸秆焚烧,有图有真相。
高敏:根据2015年到2025年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年到2025年会有40多颗遥感卫星发射,其中商业遥感卫星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您要靠什么来抓住机遇呢?
王宇翔:后续随着遥感卫星和北斗卫星国家投入越来越大,首先我们做遥感服务的数据源更多了,种类更丰富了,质量也更高了,我们就能提供更精准、更微观、更具体深入的服务。
第二个,大型工程我们本来就是其中的研制单位之一,它后面再投入确实会给我们公司带来更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高敏: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有什么样的愿景?
王宇翔:希望我们公司在围绕着自己的主业,遥感卫星、北斗导航和气象海洋这几个领域,今后用途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同时,也确实希望在自己从事的这个细分领域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软件,实现国家安全,也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个企业能带动我们相关的行业一些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不光是你一棵大树,还要变成一个森林,更多的企业也能走进科创板,走进中国的资本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
(编辑 蔡奕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