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地产化背景下华侨城加速转型,产业结构逐渐升级 来源:证券日报
近来,华侨城“甩卖”资产的动作频频。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以来,华侨城旗下企业已挂牌转让超过10个项目股权。市场随之争议声音不断,针对其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现金流压力、负债率“踩线”等问题上。
关于为何频繁出售资产,华侨城方面曾公开表示,主要是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降负债、强主业”要求,实施新战略指导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文旅主业,以确保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文旅项目的开发建设。
创立初期,华侨城通过“旅游+地产”的模式,用旅游扩大社会影响,用高周转的地产业务反哺建设周期长、投入较高的旅游业务。但近年来,华侨城的中长期战略已发生改变。2016年华侨城明确提出“旅游+互联网+金融”“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确立了“中国文化产业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三大战略定位,公司产业结构逐渐升级。
根据官网数据,华侨城集团在全国运营和管理景区70余家,2019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5亿人次,是全球主题公园集团三强,位居亚洲第一,并且已成立文化集团等二级子集团,发展成为文化IP和城镇化的内容商和集成商。
华侨城旗下上市平台华侨城A财报数据显示,自2019年开始,公司旅游业务收入占比已逐渐赶超房地产收入。根据2020年半年报数据,两大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9.49亿元和68.89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8.15%和40.27%。
这意味着,华侨城正通过构建文化引领、管理输出、模式创新等轻资产运营管理的新商业模式,改善依靠房地产业务反哺文旅业务的局面以及文旅产业过度重资产的产业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侨城出售的项目中,大部分是纯地产项目。比如近期重庆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华侨城”)旗下全资子公重庆悦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权转让一事,重庆华侨城表示此举意在加快项目落地实施,推动主营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未来将继续围绕特色文旅小镇、自然景区、都市文旅综合体、美丽乡村等华侨城优势产业领域在重庆进行投资拓展。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此背景下,华侨城通过优化资产,不但可以起到收缩业务战线、聚焦战略核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提升资产经营效益,优化公司现金流,从而保护股东权益。
华侨城A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333.94亿元,增幅环比由负转正,同比增加11.83%;归母净利润为52.48亿元,同比下降12.50%。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2.86亿元,同比增加33.41%;归母净利润为31.1亿元,同比下降2.44%,公司业务逐步摆脱疫情的负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