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电动汽车“1000公里续航”靠谱吗?

时间:2021-01-19 16:46:46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电动汽车“1000公里续航”靠谱吗?

2014年,一家名叫Graphenano(中文意为“石墨纳米”)的西班牙公司号称已与该国科尔瓦多大学,联合研发出了全球首件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

在对外推介这件石墨烯电池时,Graphenano使用的参数话术是:

能量密度超过600Wh/kg;

单次续航里程可高达1000公里;

单次完全充电仅需8分钟以内;

使用寿命是锂电池的两倍。

……

当时业界认为,如果这项电池技术被大规模应用,将会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起到革命性作用。

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Graphenano与科尔瓦多大学主导的这项实验室技术,迄今未走出PPT,时间过去6年多仍未见落地。

然而,Graphenano没有搞定的项目,被一些擅长“放卫星,做市值”的中国车企看中,他们如获至宝,且肆无忌惮地讲述着 “1000公里续航不是梦”的故事。

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称搭载该电池的车型,NEDC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

1月13日,智己汽车宣布旗下首款车型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搭载“掺硅补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

1月15日,广汽埃安在其官微发布的一则石墨烯超级电池预告称,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8分钟充满80%电量”“NEDC续航1000公里”“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这究竟是新能源车史上又一次伟大的科技革新,还是空口无凭的世纪骗局?

“1000公里续航里程”真的能做到吗?在围绕围绕这个话题的争议愈演愈烈时,终于有人站出来开炮了。

1月16日,在2021年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给长续航电池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有谁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成本还非常低。那么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欧阳明高除了院士的头衔,还是清华大学的博导,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十二五”科技部电动汽车重点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其长期在锂离子动力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动力系统研究,得过很多奖项。

那么,媒体笔下欧阳院士所说的“骗子”到底是谁呢?如果仔细解读原话,可以斩钉截铁地断言:

他并未针对性抨击任何一家车企。

欧阳明高想讲的其实是“电池材料创新”的问题,因为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它们是相互矛盾的。

在他看来,这是需要厚积薄发的一件事情,要长期努力去实现。这才是欧阳明高要表达的本意。

可是,对于院士公开炮轰“长续航”这件事,还是让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车厂大佬坐立难安。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很快就针对欧阳明高的说法给予了回应:

欧阳明高的话大家要注意,不要理解偏了。他说又要这个又要那个,还要便宜,这肯定做不到。8分钟快充也不光是电池的问题,还跟充电桩有关。不要把技术问题和推广运营的问题混为一谈。

他这个说辞,跟之前广汽官微上的表述,显得有些没底气,不过他还坚称:

1000公里续航车今年肯定出!

一边汽车厂商信誓旦旦,一边是专家泼冷水。那么,1000公里续航里程到底是“噱头”还是真能实现?随着更多业内人加入讨论、官方的进一步解释以及在技术维度的研判,目前可以大致确认三点:

1.“1000公里续航”并非完全不切实际。

2.实现这一壮举需要一项快充技术。

3.成本不低。

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广汽、智己还是蔚来,虽然他们的电池技术在工艺上有了较大突破,但目前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而该电池所标榜的性能参数,虽然有水分,但也有较大的实现可能性。

拿广汽来说,其早在2019年11月的广汽研究院2019科技周上,他们就喊出了通过石墨烯的应用,快充电池8分钟即可充满80%的电量。到2020年5月,广汽说超级快充电池寿命、安全性已经达到使用标准。

注意了,广汽一直在强调快充技术这个关键因素。

要知道,快冲技术在当前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电池本身,更取决于高功率充电桩技术的推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产业链耦合问题,对中国的充电桩行业进一步的技术升级形成挑战与机遇。

此外,成本也决定其能否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19年到现在,广汽除了理论上“8分钟充电80%”这种模棱两可之说外,其实也一直在强调这项电池技术的应用成本并不低。既然如此,那现在就高潮是不是有点早了呢?

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武断的说,他这个技术就是骗人的。要知道,广汽这一系列电池技术研发已经铺陈4年以上。这从其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时间可以回推——其核心专利申请至少可以追溯至2018年11月。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其相关核心专利的观察可知,广汽这项电池技术并不是凭空出现,本身也是因循电池技术发展规律而来——主要的技术进步并不在于石墨烯或纳米硅等材料的引入,而是其“一核两壳”技术工艺。

虽然技术不假,但推进方式却各怀心思。

比如,广汽在1月15日刚放出石墨烯电池消息当日,广汽集团在A、H股的股票集体暴涨,其中A股尾盘直接拉升至涨停,港股则收涨19.5%,成交额分别达到:

10亿和37亿元。

不管技术现在行不行,至少腰包先鼓起来了。

受此消息影响,A股石墨烯板块也闻风而动,迎来普涨,只不过这波行情并未持续太久。

而类似的涨跌潮,在过去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上演过太多次。其中又伴随着复杂的情绪,人们既盼望技术革新解决里程焦虑,又害怕希望落空,“黑科技”最终沦为噱头。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传统车企、互联网巨头、造车新势力纷纷下场,只是市场越大,越容易给泡沫和谎言制造生长的机会。

一味的造噱头、炒市场、谋私利,恐怕还会经历似曾相识的“大浪淘沙”。

续航里程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市场的大敌。对于车企而言,解决里程焦虑自然是头等大事,但越是技术活,越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企业只有从自身角度出发,以技术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面向市场,有一天拿出真枪实弹的好产品才是王道。

目前这三家所谓的“1000公里续航”究竟靠不靠谱的问题,也许近两年就会得到验证,毕竟市场和消费者会给出最真实的反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