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卖动物、清尾货:疯狂的盲盒生意「穷图匕见」
万物皆可盲盒?可去你的吧!
最近,网友爆出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出现兜售活体盲盒的情况,一时间大家口诛笔伐不止。
活体盲盒,就是指把兔子、猫、狗、乌龟、仓鼠、蚂蚁等活体宠物包装成盲盒的形式,在不告知买家动物的样貌、来历、健康状态的前提下,由买家“凭运气”购买的一种商业模式。打着盲盒的旗号,卖家大言不惭的声称不接受规定品种、不接受退换货、更不接受差评。
活体盲盒被曝光后,中消协第一时间现身发话,别盲目购买盲盒!
随着最近几年,盲盒这一潮玩文化的火爆,各种搭车盲盒的商业玩法轮番上阵,叠加其超70%的利润更是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场掘金。市场利润越高,越容易滋生乱象,贩卖活体动物、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二次销售、价格炒作、黄牛横行......
盲盒越发变了味!
充斥乱象的盲盒
在商业活动中,利润越高,人们获取利润的方式往往越不“道德”。
17世纪,葡萄牙、英、法等国家为了获取当时还属于奢侈品的砂糖,不惜从非洲进口奴隶这一史实就是最早的见证。但万万没想到,宠物行业刮起的盲盒风竟再次上演如此没有底线的商业玩法。
活体盲盒本质上就是贩卖宠物,如果是专业活体卖家蹭盲盒的热度,在规则之下,倒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但是看评论区网友的晒图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买家收到的猫狗都是来源不明的流浪猫、流浪狗或者是后院繁育的健康状态不佳的星期猫、星期狗,其中隐匿的是一本万利的商机。
就买家而言,对不满意的玩偶尚可放置在角落,但对于不喜欢的动物多数选择弃养。而从商家制订的价格等规则来看,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判的,买家此时的购买已经不是消费行为,而是娱乐行为。
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其中任何一桩买卖都可能导致一只动物面临被捕、售卖、抛弃、再被捕的无限循环的悲惨命运。
再者,商家没有动物检疫证明只能采取快递运输,不仅违法,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动物极易发生死亡、逃跑情况,如果是一些特殊品种的蚂蚁、蝎子等“异宠”还有可能导致疫病传播或者物种侵袭。
可以看到,尽管关于活体盲盒的社会舆论还在发酵,但活体盲盒并没有从电商平台彻底消失。
问题不止于此,随着盲盒经济的发展,一些商家开始利用盲盒,挂羊头卖狗肉,借机清库存。
清库存的逻辑本无可争议,毕竟盲盒最早的雏形福袋往往就是百货公司用来处理尾货的,但不少买家反映,他们收到的盲盒,并非商家所宣传的商品,而是此前已经下架的商品、或者是老产品,甚至是赠品。
用一些噱头或者粗制滥造的产品糊弄消费者,只能产生一时的吸引力,很快就会耗掉消费者的信任感,不仅吃相难看,还损人不利己。
欺骗消费者之余,对于盲盒内产品的质量把关也有待提高。
说到底,盲盒也是商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检以及遵守退换货等售后服务问题,但一些盲盒产品,没有生产日期、没有质量合格证,极易出现划痕、掉漆、污渍等各种质量瑕疵。
去年,泡泡玛特的多位买家声称买到手的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断线、破损,要求退款,但商家提出了只换不退的霸王条款。
屡屡在法律边缘试探,盲盒市场乱象不断,抛弃产品本身,去抓人心的逻辑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盲盒的存在定然有它的价值,但乱象之下,能否支撑起如此的市场溢价还有待商榷。而当市场监管到位之际,这些“出格”玩法势必将无所遁形。
一场击中人性弱点的生意
盲盒的热闹之下是一场小众圈层的狂欢,圈里的人拆的不亦乐乎,但圈外的人不甚理解,甚至觉得这就是消费主义陷阱,是交智商税。
这是因为盲盒做的不仅是产品,而是人性。
盲盒热闹背后击中的是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赌博心理、仪式感,用限量款、隐藏款过度营销,买家豪掷千金,玩的就是多巴胺,就是心跳,在这样的心理之下,玩家们陷入消费陷阱的案例也就屡见不鲜了。
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天猫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中数据显示,盲盒已经成为95后玩家增长最快烧钱最多的爱好。有近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元,更有硬核玩家一年豪掷百万。这个数据恐怕当年风靡全球的乐高都要跌掉下巴。
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娱乐行为并非是无底线的,拆盒上瘾的玩家往往是商家的过度营销所致,前有虚假宣传,后有中奖机制造假,要说是割韭菜完全是不夸张。而就一线光明法则而言,即便沉迷其中的消费者遭遇了较大损失,但也因盲盒中到底还有个产品,不至于绝望离场。
盲盒的确是抓住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娱乐心态,但这样的营销价值并无长久坚持下去的基底。
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一边是泡泡玛特凭借盲盒概念登陆港股,一边是资深玩家转战咸鱼成功退坑。头部玩家的上市并不能避免盲盒泡沫被刺破的风险,作为潮流文化的一种,盲盒产品的周期性、生命力是有限的。眼下,已经有不少玩家转战咸鱼,低价出售自己的收藏。
刚刚脱坑的程程谈及原因时说到,“自己也不确定脱坑的原因,就是时间久了,热劲过了,就觉得这些盲盒没那么有意思了。”
盲盒的热闹正在悄然熄火,但借这阵热闹兜售生意的商业玩法还在渐次冒头,有人通过品牌联名、价值延伸打赢翻身仗、住高楼,但也有人失去底线,游走在法律边缘。当监管进入补位状态,盲盒的野蛮成长必将止步,对于玩家而言,营销之外,产品本身才是支撑起真正成长下去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