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防疫曙光已现——欧美经济重启或早于预期
2020年2月3日,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开市第一天,伴随着每日确诊病例数呈指数级增长,恐慌情绪充斥在各类资讯中,上证综指以接近跌停开盘,当天,我们发布了《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基于经典的SEIR流行病传播模型对国内疫情做出了预测,结论是“预计未来总患病人数将达到88500人(中性假设下),新增确诊人数将在2月17日(中性假设下)左右出现拐点。”从事后看,中性假设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后来,我们对海外疫情的发展也做出了跟踪预测,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一年后的今天,中国内地在经历几个月本土几乎零新增病例后近期又出现了一些零散的疫情传播,欧美国家不少地区仍在最高级别的封锁措施下,那么全球疫情的拐点何时出现?本文先回顾之前对国内外疫情预测的主要逻辑,再对未来疫情的发展做出预测。
核心观点
1)相信逻辑,坚持从模型的逻辑出发,校验和提升输入模型的数据质量比增加模型本身的复杂度和精度更重要。
2)紧紧围绕防疫措施(包括疫苗接种)对传染系数R0(基本再生数)的影响,来评估和预测疫情的发展,是取得较好预测效果的关键。
3)海外很多国家已感染人数可能明显大于累计确诊数,离达到群体免疫拐点的距离可能没有那么远。
4)随着疫苗接种的提速,美国大概率在6月前(乐观假设下4月份)能达到群体免疫。
5)欧美国家采取封锁措施的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系统的压力,因此在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达到较高比例后,重症率和死亡率会明显下降,即使新增确诊人数上升,医疗系统的压力也会缓解,封锁措施可能提前解除。
历史回顾:相信逻辑是取得预测效果的基本前提
回顾过去一年对国内外疫情预测取得的一些效果,如果要总结一点经验的话,就是要相信逻辑,坚持从模型的逻辑出发,而不能被恐慌情绪左右,也不能简单套用模型。事实上,这一经验在投资领域的各种预测中都是相通的。下面通过回顾疫情预测中几个具体的问题,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坚持从逻辑出发的重要性。
估算新冠病毒的初始R0值
初始R0值是指病毒在最开始还没有人为的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平均每个病人能传播几个人。估算这一数值非常重要,因为模型预测依赖这个初始参数,包括采取防疫措施后R0能下降到什么水平,也与初始的R0值非常相关。
在2020年2月3日发布的《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中,估算的新冠病毒的初始R0为5.38,明显大于SARS(3左右)。当时还是受到不少质疑,因为当时各类研究和资讯大多是说新冠病毒的传染系数可能接近SARS。
实际上,用SEIR模型测算R0值的方法是确定的,问题是输入什么数据来测算。从逻辑上讲,疫情初期没有采取额外的防疫措施,检测手段和检测覆盖面都是严重不足的,所以初期的确诊数据可能失真(来不及检测)。如果输入初期的确诊数据,即使模型精度再高,也得不到较准确的结果。
当时,我们采用了相对另类的数据:从武汉迁出到外省的人群的发病率反推当时武汉的疫情规模。因为在疫情前期,武汉的医疗资源紧张,检测能力严重不足,但春节前迁移到外省的人群,都得到了充分的观察和检测,数据不容易失真。
图表1从武汉迁出人口最多的8省市累计确诊数据
数据来源:百度地图,各地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在2020年2月3日《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
可见,通过另类的数据源校验和修正了失真的数据,是获得较准确的初始R0值的关键,也为后续疫情预测模型提供了更准确的参数值。
事实上,在我们构建中泰时钟资产配置体系的过程中,也花了大量的精力来校验、修正和提升宏观指标的数据质量和刻画意义,甚至也会从逻辑出发,寻找一些另类数据来构建我们独特的宏观指标。提升这些指标的数据质量远比增加模型本身的复杂度和精度更重要。
评估防疫措施对R0的影响
根据SEIR模型预测疫情,最重要的就是评估防疫措施对R0的影响。在对国内疫情的预测中,我们借鉴了WHO专家的一篇文献里的结论:中国在2003年非典期间后期,严格的防疫措施使得SARS的基本传染数下降到0.4。
结合当时的防疫措施,我们认为严格程度可能超过2003年非典时期,并通过对传播动力学公式中三个影响R0的因素分别分析,得到结论:对防控措施应该有信心,R0能降到明显小于1。由此得到中性假设下的预测结果。
图表2中性假设下模型预测的新冠病毒确诊数和实际公布的新增确诊数
数据来源:模型预测,国家卫健委,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在2020年2月3日《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
评估防疫措施对R0的影响,显然是从SEIR模型的基本逻辑出发的,而不是简单套用模型去做数据拟合。事实上,当时自媒体上有很多文章直接用SEIR模型或者S生长曲线直接做数据拟合,然后外推预测未来,或者用中国的数据拟合来推测国外疫情的发展路径。这种直接套用其实没有真正理解模型的内在逻辑:只有假如没有采取防疫措施或防疫措施力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病毒传播扩散才会符合拟合出来的曲线的规律,而在防疫措施不一样的情况下,直接拟合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用早期的感染数据推测未来并不可取,因为后来采取了更严格的防疫措施。同样用中国疫情的数据拟合出来的规律去预测海外疫情的趋势也是很不靠谱的,海外的防控力度明显弱于中国。
我们曾提前预判海外疫情会失控
在2020年3月2日发布的《海外疫情失控的概率有多大?》中判断“以国内防控措施的严格度和效果为标尺,评估海外疫情防控的难度:前景不乐观,失控的概率较大”。这比原油期货和美股3月6日、7日恐慌性暴跌提前了5个交易日。
当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国内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将传染系数下降到了0.5左右,而达到这一效果可能需要将人员之间的接触频率比平时下降80%”,当时国外的防疫措施显然没有达到这么严格。而只要R0明显大于1,疫情传播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这也是坚持从逻辑出发得到的相对更客观的判断。当时大部分的观点还是认为欧美发达国家有充裕的医疗资源和成熟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不用担心他们不戴口罩,不隔离,他们有既定的防疫响应机制。事后看,这种感性的印象显然不如逻辑分析可靠。
对欧美第一波疫情拐点的预测和第二波疫情的预判
在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模型揭示美国疫情失真:应果断推行方舱模式》中分析指出,“归纳和总结几个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和传染系数下降的效果,封锁和管控人员流动能将R0下降到0.8到1.5左右,能使疫情明显延迟或放缓。而快速检测+全面收治隔离轻症病人能将R0进一步下降到远小于1的水平,从而使疫情形势迅速好转。”
图表3各国(地区)采取的防疫措施和效果总结
数据来源:媒体报道整理,模型推测,中泰证券研究所。发布在2020年3月20日的《模型揭示美国疫情失真:应果断推行方舱模式》
在美国开始采取较严的封锁措施并全面加大检测力度大约两周后,2020年4月1日我们发布了《全球疫情何时见拐点?》,做出如下预判:“随着欧美国家加大检测力度,之前积压的待检测“堰塞湖”被排除,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数预计很快(一周内)见到拐点。排除“堰塞湖”的干扰后,每日新增病例继续下降的速度可能会比较慢。”
做出如上判断的逻辑主要在于:1)欧美国家全面加大了检测力度和封锁力度,这有可能将R0下降到略小于1,在排除掉之前积压的待检测“堰塞湖”后,每日新增病例数会显著下来。2)由于仍没有隔离轻症患者,提倡轻症患者居家隔离,这使得R0很难下降到远小于1,因此每日新增病例下降的速度会很慢。
《全球疫情何时见拐点?》同时指出新增病例出现拐点后“欧美疫情结束速度缓慢,严格的防控措施难以长时间坚持,一旦放松防控,疫情迎来反复的概率很大”。
可见,正因为分析了中国(分湖北省内和省外)、韩国、意大利等疫情较早爆发国家采取不同防疫措施后R0下降的程度,我们较好的预判了第一波疫情的拐点,并同时看到了第二波疫情较大可能性。
全球疫情控制曙光已现
目前,欧美国家不少地区仍处在最高级别的封锁措施中,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虽然停止了继续攀升的势头,但仍处在高位(约50万/日)。各国都在抢购疫苗,但接种的速度似乎慢于预期(截止1月28日全球完成接种人群比例仅0.1%左右)。那么全球疫情的拐点还有多远?欧美国家何时会放松封锁重启经济呢?
在2020年7月31日发布的《全球疫情如何演进——美国的极限是多少?》中,对美国达到群体免疫的拐点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即使假设实际已感染过(获得免疫)的人数远高于公布的确诊人数,美国离“群体免疫”也还比较远。考虑到美国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美国防控措施再度收紧或不可避免,群体免疫的速度会更慢,预计靠群体免疫达到新增病例数的拐点的时间需要1.6年左右(即到2021年底)”。
当时是在不考虑接种疫苗的情况下预测的,现在多个疫苗已经上市,各国都在争相抢购和接种,在疫苗接种的主动免疫下,达到群体免疫的时间显然将大大提前。以美国为例,最新的每日接种剂量已经超过100万剂了,这显然远超过病毒传播带来的被动免疫的速度。
考虑到2020年7月份之后美国实际的感染速度超过了文章中假定的速度(根据美国医疗系统的承受力假定的),现在疫苗接种的速度又超过了病毒传播的被动免疫的速度,后续接种速度还可能加快,因此原来预测的到2021年底达到群体免疫的时间点提前到2021年6月份之前是大概率事件,乐观情形下可能提前到4月份。
图表4 主要国家每日接种剂量(万剂)
数据来源:OurWorld in Data,中泰证券研究所
欧美经济重启可能早于预期
欧美国家何时会放松封锁、重启经济?是要在达到群体免疫的拐点之后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欧美国家采取封锁措施的决策依据。
医疗系统承受的压力可能是欧美政府采取封锁措施的主要原因
观察美国、英国的每日新增病例数,为什么在2020年3、4月份每日新增病例数在接近4万时就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措施,然后在6月到9月间每日新增病例数并没有下降甚至明显上升了,但政府的封锁措施却放松了?
我们再看每周新增的住院病人数就能得到一些启发:2020年3、4月份虽然新增病例数没有后来高,但因为是第一波疫情,感染的老年人等高危群体比较多,造成住院病人数比较多,医疗系统压力很大,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力的封锁措施;随后住院病人数下去了(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的防护),封锁措施就放松了;直到11月份,住院病人数又大幅攀升了,封锁措施随之而来。
在12月初美国批准了第一批新冠疫苗时,市场预期都非常乐观,认为有疫苗了,恐慌会消失,封锁措施会很快取消。但基于对欧美政府采取封锁措施的决策依据的理解,我们当时认为疫苗接种和产生免疫力还需要时间,但医疗体系的压力是迫在眉睫的,所以短期难以放松封锁。
图表5 美英每日新增病例继续放缓(7天移动平均)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6美国每周新增住院病人再度上升
数据来源:OurWorld in Data,中泰证券研究所
重点人群接种后,就可能会放松封锁措施
分析和理解了欧美政府采取封锁措施的决策依据,容易得到的判断是,随着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优先获得接种疫苗后,即使新增确诊数还在高位,重症率和住院率会下降,医疗系统的压力解除,可能就是欧美政府放松封锁、重启经济的时候了。这可能会比市场预期的接种比例要达到多高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时间点提早很多。
评估接种疫苗主动免疫的效果时,不能像被动免疫那样简单分析已免疫群体的比例,因为主动免疫是有计划、按优先顺序来接种的。比如说,假如疫苗早上市几个月,我们国内已经对医院、机场、冷链物流等重点人群接种免疫了,那么近期国内零散的疫情可能就不会出现,防控的压力会大幅减小。
因此,我们不应低估疫苗接种对防控压力的缓解速度,全球疫情的曙光已现,欧美国家放松封锁、重启经济的时间可能早于预期。
新冠疫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存在
长期来看,正如我们报告《全球疫情如何演进——美国的极限是多少?》中所说,新冠疫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不可低估。
比如病毒可能变异、疫苗可能失效、抗体的免疫时效可能较短等,如果无法长期免疫则新冠病毒很可能要与人类长期共存下去。而对疫苗的需求是定期接种,而非一次性接种,这显然大幅增加了接种疫苗的经济负担。
考虑到全球不同地区间免疫不同步,各地区卫生防疫水平的差异,定期接种疫苗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同,很难让新冠病毒从全球消失,由此可能形成不同地区间疫情风险巨大差异,这对跨国人员流动和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风险提示:1)疫情的估算模型对输入参数较为敏感,模型计算结果或由于参数输入不同有较大差异;2)政策实施对疫情控制影响较大,可能改变估算模型的输入参数;3)新冠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或其他复杂情形,使得模型和分析结果失效。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