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羡慕别人天天换新机?周周有惊喜?不用愁,来新浪众测,动动手指就能玩遍新鲜好物。还有最新数码资讯,达人趣物分享,专业数码评测。快来武装你的生活!
春节到了,忙碌了一年的大家终于有功夫闲下来留意平常生活中无暇顾及的细节了。这时拿起手机记录这些瞬间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虽然现在手机相机的操作已经非常“傻瓜”,但想要避免极端情况下画面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追求更美照片的话,我们还是得掌握一些手机拍照的小技巧。
01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是朋友
从视觉角度来说,拍照好不好看主要取决于色彩、构图和光影。对于不是专业摄影师的大家来说,抓眼球的色彩最容易被捕捉。同时,色彩也是手机相机自动优化的重点。尤其是到了春节,红色、黄色这种醒目的颜色充满了大街小巷。所以如何处理好颜色,就成了春节拍照要掌握的第一个技巧。
颜色讨喜讲究的就是一个字:“艳”,也就是所谓的“高饱和度”。大部分场景下,做到颜色足够鲜艳、不寡淡,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足以明显提高照片观感。
色彩艳丽吸引眼球
颜色寡淡观感不佳
一般手机相机都内置“AI模式”,相机会根据拍摄场景优化成像,开启这个模式就是让颜色更鲜艳的最简单途径。如果想对照片有更多的掌控,也可以用手机P图。现在大部分手机相册内置的P图功能已经非常全面。
因为能体现自家手机相机的强大,并能在大部分情况下起正面效果,所以手机厂商们很喜欢在HDR模式上下功夫。HDR能让拍出的照片做到高光抑制和暗处提亮。但有时,一味追求HDR很可能会让照片缺失一些“文艺范儿”。让暗处暗一些,刻意提高点对比度,很可能会产生意外的效果。
要知道,很多让照片更好看的滤镜都会有“提高对比度”这个行为。
典型高对比度照片,有利于色彩的展示
暗处更亮了(屋檐下),但没有上一张高对比度的味道
02拍夜景:镜头别脏,适当拉低曝光
每到节假日,就离不开张灯结彩,更别提春节,以及紧随其后、以“灯”为主题的元宵节了。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拍不少夜景。
夜景应该是最容易翻车的拍摄场景之一了。首当其冲的“危害”就是“鬼影”和眩光。在晚上拍明亮光源时(尤其是灯),画面经常会出现让画面通透度大幅下降,或出现异常成像的情况。
眩光
“鬼影”和眩光同时出现
注意红圈内的实体和实体的“鬼影”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大家最好避免光源过度杂乱的场景,并且在拍摄前确保手机镜头没有污渍、指纹、进灰或划痕。
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都有“夜景模式”,能让画面更亮的同时尽量减少噪点。但是画面太亮也不总是好事。太亮的话,画面就会丢失原有的意境,或者发生局部的过曝。当然这不是反对大家用夜景模式,夜景模式该用还得用。只是有些时候,大家需要学会适当拉低曝光。
自动曝光
手动拉低一些曝光
拍夜景要注意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尽量不要露出过多天空(除非专门拍天)。因为夜空的本色非常纯净,一旦手机夜景性能稍弱,噪点和涂抹就会非常明显。
天空容易“放大”噪点和涂抹的痕迹
放大后更明显
除了构图上减少天空的比重,如果能拉低一些曝光的话,效果会更好。
拉低曝光天空就显得干净了些
03美食:构图和拍摄距离也很重要
不管是家里的年夜饭,还是外面的美食,都是逢年过节朋友圈能见度最高的拍摄对象之一。“颜色艳=有食欲”已经众人皆知,基本所有手机都会在自动模式下加“艳”食物的颜色。拍食物大家更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手机不能自动帮我们解决的东西,比如构图和光影。
构图和光影很重要
拍一整桌饭菜时,站起来,多试几个角度,往往能实现坐着拍不能达成的效果。如果饭桌太大,也可以使用超广角摄像头容纳下更多画面。另外,如果想得到尽量好看的照片,可以选一个晴天的中午,找靠窗的位置,利用好太阳的自然光影,更容易拍出亮丽、有层次感的照片。
最后,除非有专门的微距模式,最好不要在过近的距离拍摄,否则容易出现画面边缘模糊的状况。
注意边缘的模糊
放大后,模糊更明显
04人像:巧用背景环境布景
春节假期是一年中最长的法定节假日之一,所以自然少不了外出游玩,外出游玩就少不了“游客照”。
不管是拍合影还是单人照,都有一件非常关键的事,那就是合理利用周边的景色,尝试不同的构图。找到一个好看的背景后,不要把镜头直接怼到人物之上。虽然拍摄对象是人,但人没必要非得充满画面,在画面正中央。
除了背景,也可以巧用道具
做到对背景的兼顾,有了美景的衬托之后,我们就更容易拍出在朋友圈受欢迎的人像照片。
05手机再强,也能受益于更好的拍照技巧
现在的手机相机越来越强大,功能越来越全面,智能防抖、场景识别、夜景模式等眼花缭乱的功能比专业相机还要智能。但是,智能化的相机并不能取代拍摄人的相机使用技巧。装备和技术都好,才能让照片从“好看”变成“惊艳”,从简单的生活记录工具变成精神情感的传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