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Z世代,一边蹦迪,一边偷偷养生
这个年算是过完了,上班前,克克赶紧上称确认了下体重,对着镜子端详了下皮肤状态,又拨开头发仔细看了看头皮水油平衡的状态。
心里盘算着,最近睡眠不太好,睡前得多按摩下涌泉穴,脸上好像快要出晒斑了,早晨喝水得加点三七粉活血化瘀,脱发问题真的要重视起来了,黑芝麻和茯苓、枸杞、何首乌,起码得安排一样到两样了。
前年开始,克克还尝试了中医艾灸和经络按摩,内分泌紊乱的问题跑了半年附属医院没见好转,却在理疗馆的艾草烟里,身体机能慢慢康复了,克克那时便对中医文化肃然起敬。
从熬夜蹦迪到中式养生
熬夜不忘用贵妇眼霜,啤酒不忘加上等枸杞,可乐不加冰加党参,威士忌里泡人参。
朋克代表着青春的不羁,而养生又意味着衰老的无奈,两者结合,正折射出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矛盾。
作死不忘养生,朋克养生正是Z世代们,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也是他们一种又嗨又丧的生活方式。
什么原因让年轻一代对健康问题如此焦虑?
这种现象表明了什么趋势和事实正在发生?
年轻人的养生需求新风尚还有哪些未被满足?
中式养身为什么火了?
疫情之前
我国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就已经逐渐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体现在人均消费支出中,国民医疗保健花费增长显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相比国民食品饮料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8%,国民居住支出同比增长8.4%的情况下,国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高达11.6%,仅次于教育文化同比增长11.9%。
同时根据丁香医生最新健康洞察报告,人们的健康状况和理想期望普遍存在差距。超过半数的人群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医疗保健支出的高增长和健康自评的低分数,充分证明了普罗大众的健康焦虑状态。
不论是精神状态、免疫力、皮肤、肠胃、睡眠还是肌肉酸痛、气血运行、经络通畅等方面的问题。这种健康问题促使着人们更加的关注养身、养心、养生。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疫情之后
我国中医药在抗击疫情期间,深度介入新冠治疗的全过程,使用率高达90%,有效缩短了治愈周期,降低了死亡率同时也提高了治愈率。
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称,中医专家在武汉抗疫期间研制出不同方剂和中药注射剂,中医药不仅参与治疗,还对康复患者实施综合诊治,提升患者的整体机能状态预防复发。
在疫情风波之后,媒体接触近六成受访者表示,明显对中成药更加关注了。中医药的走红,促使中式养身逐渐成为了国民应对健康问题的热门选择。
CBN数据显示,在诸多中式养身的方式中,中药调理渗透率高达80%,其次传统滋补营养品渗透率达47%,成为大众最为追捧的养身方式。
这就也解释了,为什么桀骜不驯的年轻一代,啤酒、可乐、威士忌都不忘加些中成药和滋补品。
健康新需求都有哪些?
丁香医生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指出,不论是国家政策整改,还是民心所在,健康这一词汇出现在公众媒体的频率越来越高,每年都会有健康相关的全新热词:
2017年“保温杯里泡枸杞”
2018年“我不是药神”
2019年“朋克养生”
2020年“抗击疫情”
2021年,系统生成中。
健康绝不仅仅是不生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提到健康时,心目中前三是心理状态好、睡得好、肠胃好。
紧随其后的还有自尊相关的需求,比如皮肤好、身材好、头发好。
在近几年的消费升级大浪潮中,人们对健康的评判维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健康需求的变化,也将引领新的趋势。
今年线上中药调理市场发展迅猛,购买人数和购买频次的上升是线上中药调理市场发展的主驱动力,越来越多的线上消费者加入了养身行列。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常保健
人们对于气血不足、免疫力下降、肠胃问题的调理,主要寄托于中药调理,期望可以达到日常保健、预防疾病、美容养颜、延年益寿,总体就是达到”病未治“的状态。
副作用小
在消费者购买医院中,中成药副作用小、药效稳定、可信度高成为人们选购的主要因素,相较于西药的缓解症状,中成药更多的是治本固本的概念。
方便携带
对比中药饮片,中成药不需要额外煎煮、使用便捷、疗效确切,数据显示,线下的药房、医院是消费者购买中成药的主要渠道。
线上消费
后疫情时代,线上药店APP和养生保健类专卖店,以及综合类电商平台的中成药销量飞速发展,消费规模可达报复性消费级别。
要补益安神、补气补血
经济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时代当中的人都在负重前行。丁香医生调研数据显示,53%的人群担心自己会猝死,其中6%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自己会猝死。
那些工作时间较长的人,对猝死担忧更甚,比如医生、媒体人、主播、互联网人等等,久坐不动和伏案较多的设计师和程序员担心猝死的比例更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群体也有58%人群担心自己会猝死。
与惯性认知相反,相较于年长者,反而是95后和00后非常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些尚不足20岁的人群中,每10人中就有1个常被担心猝死这件事困扰。
所以从线上消费者消费规模来看,补益安神类的中成药最受欢迎。
从增速看
补气补血类中成药的增速最为突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面临着气虚、血虚问题。相关类中成药产品成为增速冠军。
从年龄层看
Z世代、90后的消费增速明显高于70后和80后,消费占比显著提高。
他们承受着快节奏、强压力、气虚、血虚的问题,焦虑的一代也就成为了中成药补气补血的”忙碌“一代。
从城市分布看
一二先城市消费占比上升的增速远远快于其他线级城市,这也与担心猝死的职业分布相关,更优秀的城市意味着更好的机会,但也同时面临更强的竞争和压力。
中式滋补新风尚
不论是红极一时的”小仙炖“燕窝,还是开出网红店的”同仁堂“,都在大众健康焦虑的环境下,乘风而起。
也因为传统滋补养身的需求走高,推动了线上滋补消费市场的加速发展。年轻一代的消费占比明显高于整体人群,女性高于男性、她们更愿意把消费投资在滋补养身上。
其中增强免疫力、补气养血、改善睡眠、美容驻颜类功能滋补品中,滋养气血类效果最明显。
补气之品
适用于气虚所致的面色发白、头眩耳鸣、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
常选用人参、蜂乳、蛤士蟆、海参、乌骨鸡、荔枝、蜂蜜、莲子、黑木耳、大枣、山药、芡实、党参、黄芪等。
小红书素人养生达人的一条补气血膏方视频,点赞搞达三万。尤其韩国”正官庄“的高丽参,更是赚足了国人的钱包。
那么国货品牌何时会崛起与之抗衡呢?
补血之品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症,表现为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
常选用用龙眼肉、枸杞子、阿胶、当归、何首乌、地黄、桑椹等。
阿胶制品成为滋补市场黑马,消费数据飞速增长,传统老字号”东阿阿胶“在国潮的带动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与喜爱。
其中新锐白领和Z世代相应国潮最为强烈,纷纷愿意尝试老字号滋补品。
补阴之品
选用于病后期及某些慢性病引起的口渴少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眩晕等。
常选用银耳、燕窝、乌龟、鳖、百合、黑芝麻、西洋参、玉竹、灵芝、麦冬、石斛等。
国民级燕窝”小仙炖“风靡市场,正是诸多女性对于美容驻颜需求的印证。
补阳之品
适用于以肾阳虚为主,常见畏寒怕冷、性欲减退,腰膝酸软或月经不调等。
常选用鹿茸、肉苁蓉、锁阳、紫河车,杜仲、蛤蚧、胡桃肉、冬虫夏草、海马、海龙、狗肾等。
冬虫夏草虽然大火,但褒贬不一。
补阳补品尚未形成强大品牌以供阐述,以上任何一个细分品类的深耕或许都可以孕育出一个全新的国潮健康品牌。
结语
正如资深营销人所说,在数字化消费大爆发的时代下,任何传统的生意都可以再做一遍,健康养身是伴其一生的事业,不论男女老少。
只要人们还向往好状态、好睡眠、好肠胃。只要人们还追求好身材、好皮肤、好头发。
养身行业的机会,不论是品牌方、自媒体、线下会馆、线上课程和讲座,在人们怕死、爱美的路上,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服务升级,或者提升健康认知、增强健康意识,皆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