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6岁孩子太抠门爸爸犯愁,专家:教育娃娃以工换酬要把握分寸

时间:2021-02-26 21:48:01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6岁孩子太抠门爸爸犯愁,专家:教育娃娃以工换酬要把握分寸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常常通过做工换酬的方式,教导孩子如何通过劳动获得回报。

不过,成都市民甘先生以此教育6岁儿子豆豆,没想到结果并不如人意……

做工换酬:

在爸爸厂里贴标签一张1分钱,挣了几十元

最近,成都青羊区市民甘先生的6岁儿子豆豆迷上了“赚钱”。

今年春节国家号召就地过年,甘先生厂里好多工人没有回家,而是留下来上班,豆豆也跟着父母留在厂里。“和别的工人一样,1分钱一张,你自己赚零花钱。”在父母引导下,豆豆从大年初二开始便和其他工人一样为包装袋贴标签,每次做工都能维持一个小时以上,一天能贴七八百张。

每天工作下来,豆豆会用笔在纸上记下当天的工作量。10来天时间,豆豆挣了几十元,现在花了一部分,还剩45元。2月24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甘先生。幼儿园还没开学,这天他儿子豆豆仍在厂里做工贴标签。

深入沟通后记者得知,原来甘先生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豆豆的姐姐,是一个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女孩。因此,早在豆豆两岁时,夫妻俩就达成了一个共识——从小教育儿子要节约。妈妈给豆豆定了一些规矩,比如一周只能买一个东西,价格不能高于30元。再比如洗一块帕子、扫一次地是1块钱。

后来,甘先生夫妻觉得,大家都是家庭一分子,谁都有义务做家务,而不应该给报酬,所以就告诉豆豆可以去自家工厂贴标签挣钱,工资如一般工人计件发放。“最近一两年,他都在厂里这么做,只是今年春节时间比较多,他才一直贴。”甘先生说道。

娃娃“跑偏了”?

本想通过这种做工换酬的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但甘先生夫妇渐渐发现,其中似乎出现了一些“偏差”。

“带儿子去电影院买一盒爆米花,15元,他说太贵了。后来,我想给他买一个棒棒糖,5毛钱,他也说太贵了……”甘先生越来越恼火,儿子今年才6岁,怎么会有如此消费观?这和他一年开销能达四五十万的姐姐,简直是天差地别!

甘先生“吐槽”。

“15块钱的爆米花太贵,我能理解,毕竟占了他三分之一的资产,起码要工作2天才能赚到。可是棒棒糖只要5毛钱啊!”甘先生自述,自己坐拥两家工厂,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没想到儿子连一个5毛钱的棒棒糖都不舍得买,自己一双儿女在金钱观上正向着完成相反的两个方向发展。

现在,豆豆的这种金钱观似乎有波及他人的趋势。前不久,豆豆妈妈要去烫头,豆豆就一直劝妈妈不要去,说几百块钱太贵了。“以前只有花自己钱的时候,他会计算价格高低,现在别人花钱,他也会干涉。”甘先生表示。

爸爸无奈求助:

网友纷纷支招:提高贴标签工钱

“这个咋办,大家有没有好的办法?”在网上,甘先生求助网友,希望大家给个建议,纠正一下儿子如今的消费观。

有网友认为,豆豆“从小就懂理财非常棒”,不过大部分网友还是认为豆豆过于节约,家长应该进行一定的引导。

“孩子应该是感觉到赚钱好辛苦,所以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很珍惜。可以培养孩子利用辛苦赚到的钱,做一些小投资,让赚钱更容易,就会慢慢改变他对钱的观念。”

“涨点工资,1毛钱一张,他就不会这样想了。毕竟他现在贴50张才能买得起一个棒棒糖,没办法不觉得贵。”

“楼上说的有道理,也可以是阶梯式的,10张多少钱,20张多少钱。”

专家:教育娃娃以工换酬要把握好分寸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常常通过做工换酬方式教导孩子如何通过劳动获得回报。那么,这种方式是不是合理呢?

儿童积极心理指导师、情绪指导专家潘骥认为:做工换酬方法本身是合理的,但要把握好尺度和方法。对于一些小孩子的合理需求,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因为孩子会觉得那些理所应当的父母之爱在他这里缺失了。对于超出合理范围的,可以适当采取做工换酬这种方式。

那么,豆豆现在的金钱观是否出现了偏差?

潘骥表示,想要确定豆豆的表现有没有问题,需要对他的动机、同伴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做进一步了解,不能凭单一表现给他贴上有“问题”的标签。

具体来说,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对有用的技能的习得和任务的完成形成能力感,如果他是通过这种行为形成自己的能力感,他有一个合理的目标,那么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如果他是把拥有金钱的多少作为形成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依据,就需要正确引导。这个时期儿童自我感念的形成主要来自社会比较、同伴评价。另外,这还可能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有关。如果豆豆父母经常当着孩子面说姐姐乱花钱不好,孩子为了得到父母赞赏,久而久之也会形成目前这种行为。所以,需要了解他这么做是不是受以上因素的影响。从豆豆的情况来看,应该主要是受家庭教育影响。

那么,豆豆的行为应当如何适当引导呢?

潘骥认为,如果因为姐姐的问题而过度引导豆豆,属于“矫枉过正”,可能会徒劳无功。如果家长认为孩子金钱观出现了偏差,不应该通过简单的道理让他改变,而是应该不要太过度关注培养孩子的金钱观,最好放弃目前的教养方式,越关注反而越会刺激他的行为。目前,豆豆干涉他人花钱只存在家庭范围之内,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可以尝试云淡风轻一笔带过,让孩子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再有就是投资的机会成本问题,让孩子贴标签换取眼前的微薄收入,跟让孩子做一些更有成长性的事,哪个收益更高呢?”潘骥建议,让孩子适当地通过劳动换取自己的愿望,就能够达到这个效果,不建议整天做这个事。如果用愿望、肯定、奖励等“代币”来做这些事,比如许愿卡、玩具卡,而不是使用真金白银,这样或许能更好地避免孩子这种对金钱或者对劳动回报的狭隘观念进一步根深蒂固。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孩子太抠门?爸爸头疼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