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保留中心城市梦想、重塑制造业,青岛“十四五”的变与不变

时间:2021-03-02 13:46:28 | 来源:《财经》杂志

原标题:保留中心城市梦想、重塑制造业,青岛“十四五”的变与不变

3月1日,《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在这份七万余字的《纲要》中,有两个提法将对青岛城市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保留培育国家中心城市

《纲要》提出:“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这进一步坐实了青岛竞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济南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省内“分工”。

此前发布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动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早在2020年1月5日,济南市委经济工作暨“四个中心”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会上便发布了《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从山东省层面在不同场合抛出城市定位分工,到济南大张旗鼓地竞争国家中心城市,再到青岛《纲要》提出“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基本上宣告青岛的国家中心城市之梦转入保留阶段。

《纲要》浓墨重彩“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反映了海洋经济在青岛一如既往的重要地位。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青岛最核心的城市定位,也是青岛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的重要支撑。

按照规划,将充分发挥青岛海洋优势和海洋特色,以海洋体系化发展提升青岛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全球城市网络和海洋城市网络坐标中,持续提升青岛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中的能级,将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战略支撑。

作为在全国省会城市存在感名列末流的济南,尽管经济总量刚刚突破了一万亿,但在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能否为山东赢得突破,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是重塑制造业增加值占比

在产业结构上,青岛《纲要》最直接的指标变化就是“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取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成为主要指标。

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每个城市都面临的路径选择。无论是“上青天”还是“五朵金花”,彰显的都是青岛制造业的底蕴。这也使得在2010年之前,尽管占比日渐下降,但工业依然可以保持50%以上的江山。

2008年,全国城市经济实力排名顺序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天津、重庆、杭州、青岛、无锡。这是青岛城市GDP排名近20年的“高光时刻”。当年,青岛的二三产占比为50.8:44.1,以家电、电子信息、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建设为背景的青岛工业对GDP保持强大的支撑。

但服务业的跃跃欲试从此前一年就开始了,2007年11月,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提出了“青岛要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要求。按照这一要求,青岛要力争到“十二五”中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0%以上。

此后,青岛服务业占比几乎以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蹿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青岛工业占比也以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下滑。尽管2010年,青岛成为全国第九个工业总产值过万亿的城市,但在随后的2011年,青岛三产还是以47.8%的占比“绝杀”二产的47.6%占比,此后继续此消彼长,2019年,青岛二三产占比为35.6:60.9。

2019年,青岛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的排位中滑落到第14位。完成对青岛逆袭的是宁波和无锡。同为制造业底蕴深厚的城市,宁波的二三产比重为48.2∶49.1,无锡的二三产比重为47.5:51.5,两大产业发展总体均衡,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两城凭借二产完成了对青岛的超越。而青岛的学习榜样——深圳2019年的二三产比重为39.0:60.9,二产占比也比青岛高,外加经济规模基础大,工业总量比青岛庞大很多。

青岛同城媒体分析数据指出:青岛服务业的发展在“量”上已经超出预期——增加值比重在“十三五”时期定下的目标是57%,2019年就已经实现60.9%。

对比2020年的统计数据,青岛二三产占比为35.2:61.4,宁波二三产占比为45.9:51.4,无锡二三产占比为46.5:52.5。青岛二产的“虚脱”可见一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青岛在城市排位赛中竞争激烈的宁波,也将制造业作为“十四五”的发力重点,明确提出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和国际级智能制造新高地。

围绕制造业的重塑,“‘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都在纲要中出现。根据目标,到2025年末,这两项指标预期达到40%和8.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