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星堆遗址“再惊天下”,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来源:新华社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和象牙(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上,记者获悉,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3月19日,文物考古专家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查看3号“祭祀坑”的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出土的大型青铜器局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具有人类形象特征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5号“祭祀坑”出土的残缺的金面具(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和象牙(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和象牙(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考古人员利用特制的升降设施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4号“祭祀坑”内作业(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和象牙(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5号“祭祀坑”内出土的象牙雕刻残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3号“祭祀坑”内工作(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局部(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5号“祭祀坑”内工作(3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8号“祭祀坑”内工作(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具有人类形象特征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5号“祭祀坑”内清理玉石制品和金制品(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5号“祭祀坑”内清理文物(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和象牙(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4号“祭祀坑”内清理象牙(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7号“祭祀坑”内工作(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人像(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在3号“祭祀坑”内工作(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大棚以及其内的工作舱(3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