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万敏
本来只想默默无闻放贷款收利息的银行,却凭借一张“彩礼贷”海报连续数天登上了社会新闻热搜。
3月19日,九江银行官方微博正式发表致歉声明,直接责任人已停职处理,部门负责人被给予记过处分,并对相关转发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江西省九江市委市政府对该事件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金融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暴露出九江银行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内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近期,云南昆明一陵园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一项“墓地按揭贷”业务,引来争议。此前,还有银行曾经推出“二胎贷”、“婚庆贷”等名目各异的贷款产品。
有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别出心裁的产品包装营销,却屡次遭遇舆论翻车,背后折射出消费信贷场景开拓无序、风控手段单一等深层次的行业困境。
九江银行多名负责人被问责
3月16日,记者注意到,网上流传一张关于九江银行的“彩礼贷”宣传海报。上述海报称该产品“最高可贷30万,最长可贷1年,年利率低至4.9%;贷款可用作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购家电”。申请条件为:一、22周岁及以上;二、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三、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宣传标语写着“九江银行彩礼贷:彩礼开销不用愁,‘贷’来稳稳的幸福”。
对于该贷款宣传信息的真实性,记者致电九江银行,客服表示,这是产品部门做的宣传,目前尚未上线,也没有人申请。“彩礼贷”海报连续多天舆论发酵,引发了监管关注。
据悉,江西省九江市委市政府对该事件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金融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彩礼贷”系九江银行零售银行管理总部一工作人员在“零花钱”消费贷款基础上,针对新婚客户群体进行的文案设计。
3月16日8时30分左右,未经九江银行相关程序审批,此工作人员将尚处于设计阶段的文案发至微信朋友圈。随后,该部门其他员工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了转发,后于3月16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将文案全部撤回。调查组称,经核实,虽然九江银行业务系统没有“彩礼贷”相关产品信息,亦无相关授信余额,但未经产品合规审查等程序,即由内部员工私自发出,暴露出九江银行存在合规意识淡薄、内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联合调查组责令九江银行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就此事产生的不良影响致歉。目前,九江银行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直接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均被问责。
从这张网上流传的海报中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该链接跳转至该行的“手机快活贷-零花钱”产品的申请页面。贷款用途、额度、利率定价和申请方式等,与其他银行普通的线上消费贷产品并无太大分别。
尽管只是未经审核的海报,但这一创意依然给消费者留下银行为了推销贷款黔驴技穷的印象。
九江银行2019年年报中称,在打造‘精准营销’在线及线下场景,2019年该行举办87场2019‘赢在高考成九梦想’高考志愿填报公益巡讲系列营销活动,153场‘九江银行杯’广场舞大赛,覆盖省外分行、省内所有县(市)和重点乡镇;打造商圈综合体、连锁商超、医院、智慧菜场、公交、出租车、停车场等场景,提供综合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形成成熟的场景建设方案,打造场景67个。
到2019年年末,九江银行年报显示,其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近乎一倍,在全部个人信贷中占比38%,也较上年末提升了13.5个百分点。
但2020年上半年,这些聚焦线下的营销活动、商圈场景或损失了部分增长动力。九江银行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21亿元,较上年末微降约4亿元,同时,在全部个人信贷中的占比也下降了3.4个百分点。
在这次引起争议的海报中,申请条件包括一项“情侣一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这种以职业维度对特定人群提供消费贷的产品,此前也有银行尝试,如针对医护、教师、记者等职业人群的贷款产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表示,金融机构片面地以借款人职业身份等作为批贷条件,也难以有效把控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在这个意义上,彩礼场景恐怕不是一个真实消费场景,至少不是一个好的消费场景。
“我行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同时立足金融本源,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和能力。”九江银行在致歉声明中表示,对暴露出来的合规意识和内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并持续严查整改,强化合规意识,不断完善内控管理,规范金融营销行为。
中小银行消费贷突围乱招频出
3月16日,在昆明晋龙如意园举行的清明节新闻发布会上,昆明晋龙如意园相关负责人宣传推介,该园计划与云南西山北银村镇银行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金融服务项目,项目最高可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可达10年。目前,这款产品的详细信息是否属实、当地金融监管部门是否关注,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进一步消息。但从网络舆论来看,多数网友并不认可这种助长丧葬攀比风气的金融产品。
3月12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重庆富民银行通过网络平台推荐消费者在购油卡时采用分期金融服务。项目推出后,由于资金被挪用,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正常加油服务,导致众多金融消费者投诉。据调查,该项目逾期率高达97%。
近年来,部分地方法人银行借助互联网快速实现业务扩张,跨区经营的风险防控逐渐成为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监管多次发文强调区域银行需专注当地市场。今年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跨地域经营的要求更加严格,“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尽管《通知》对跨区域经营给出了一定的过渡期,但在消费信贷领域,大型银行的下沉策略、品牌效应带来的降维打击下,当地的城商行、农商行必然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与大型互联网平台合作的网络贷款的杠杆比例、区域受限压降后,小银行布局消费场景、贴近消费人群需求,使得银行深挖线下、加强线上赋能的紧迫性快速增强。
但近两年,寻找真实可控的消费场景,成为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头疼的问题。租房贷、教育贷、二手汽车贷等曾经被看好的消费场景相继爆雷,新的消费蓝海在何方?
业务压力下,银行更需保持清醒的判断,不能以一时业绩损害长远口碑。正如九江市金融管理部门所言,商业银行要坚持审慎经营原则,产品宣传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遵守公序良俗,不得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督促辖内各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内控管理和员工教育,不断提升产品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真正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天表示,从现阶段政策导向看,“不以消费信贷作为刺激消费的手段”思路日渐明晰,说明监管层已经意识到假消费场景之名、行过度消费和过度借贷之实对实体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作用,这一点希望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