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体刊文:消除“35岁焦虑”,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35岁又上了热搜,这一次是
“人到35岁为啥这么焦虑”
。为什么说“又”?因为这实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只要把35岁和焦虑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却总能引起公众的关注,这才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前,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全民热议。不光是公务员,
就业市场的“35岁现象”已经成为舆论场长期关注的焦点。
![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43s/166/w600h366/20210403/7f5e-knaqvqp6518863.jpg)
35岁,本应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黄金年龄段。既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也有丰富的精力和宽广的视野,正是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好时候。
可在求职路上,35岁的职场人却成了“多余人”,就因为这一群体上有老、下有小,很难兼顾家庭与事业。这样的判断当然是站不住脚的,某些企业、单位将上述理由当作挡箭牌,更多是出于控制成本、方便管理的考虑。
说白了,年轻人更听话,薪水也更低。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43s/717/w450h267/20210403/e5fb-knaqvqp6518864.jpg)
![网传互联网大厂的“黑话”](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43s/375/w546h629/20210403/88e9-knaqvqp6518904.jpg)
![胡润研究院刚发布的《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43s/240/w640h400/20210403/57e1-knaqvqp6518906.jpg)
且不说这个数字是否准确、科学,商业机构搞出这么一个榜单,就是为了贩卖焦虑、迎合流量。而受伤最深的,无疑又是35岁的职场人,因为他们本就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人到35岁,尚不到人生的半途,正是大展宏图的重要阶段。
然而,来自职场的低水平“内卷”竞争、来自社会的焦虑情绪,却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人生,当然不应该被数字绑架,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但是如何为35岁这一群体减负,消除无谓的焦虑,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环境,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为,总有人年轻,但没有人永远年轻,35岁本来就不应该成为“门槛”。
文字:李勤余
图片:广州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原标题:《35岁,怎么就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