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于静
四川广安的一个养猪场里,一栋6层小楼养着第一批住楼房的猪。
在这栋楼房里,供人、物资、猪进出的电梯和普通建筑都不一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摄像头、传感器,猪吃的各种配方饲料都是通过自动化的系统进去,每个房间都有新风系统,湿度、温度全部数字化显示,并且都得到合理控制。
养猪,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行业,正在被科技深刻地改变。驱动这种变化的一股重要力量,来自一位时尚、漂亮的80后女企业家——新希望六合董事长刘畅。
她靓丽的外表和人们印象中“养猪的”形象产生强烈的冲突,让养猪这件事酷了起来。
“我父亲那一辈人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而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科技革命的机遇,大量的新技术被引入,企业的迭代转型有了技术和数字化的工具。”刘畅说。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大潮涌来,一些原本看起来无关科技的产业,越来越多地引入最新的科技,产业重构正在成为趋势。另一方面,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科技应用的门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的确被抹平了,抹平的不仅有地理造成的阻隔,还有性别造成的差异。曾经被视为女性创业洼地的科技领域,不知不觉之间冒出了大量女企业家。女性特有的坚韧、细腻、包容、敏感与科技结合,冰冷的科技世界逐渐闪耀更多人性和爱的光辉,照亮更多角落,温暖更多的人。
科技无疑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女性更是。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熟练驾驭科技,奇妙的变化发生了。我们不妨给她们起一个特别的名字:科技婉约派。
被抹平的性别差异
科技面前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
首先是社会的歧见一直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进入科技领域比想象中还要难。《无所畏惧:影响世界历史的50位女科学家》是一本专门记录女性科学家概况的书,作者发现,这些女性都不得不与被寄望于成为贤妻良母、不允许发表论文、得不到科研资金与权威人士的认可等陈旧观念抗争,争取机会去成就她们的事业。
当科学知识帮助人类打破无知和愚昧、改造了世界观之后,经由强调动手能力的技术,则让人类可以更好地改造世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渐摆脱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束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争取与男性相同的待遇。创业成为女性在职业领域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是女性面临的客观现实。就创业来看,一开始女性往往进入餐饮、教育、健康、护理等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启动资金较少的传统行业,进入高科技领域创业的女性寥寥无几。这背后的原因,既有女性本身在长期社会歧见下对科技领域创业的回避,也有女性因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对科技应用门槛的畏惧。
数智化浪潮到来,让传统领域也不得不直面最新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基础设施,使得科技应用门槛降低;而女性本身受教育程度大大提升,对科技的接受能力提升,甚至一大批女性本身就已成为技术大牛。这三大因素叠加,性别在科技面前的差异逐渐被抹平,科技婉约派的出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中国企业家》智库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今女企业家越来越偏爱科技驱动:她们有的本身就是技术大牛,利用技术创业,一开始就走上了技术驱动的道路;有的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进入技术驱动型企业或相应领域后游刃有余;还有的虽然所在企业和领域本身并不是靠技术驱动的,但她们在推动数智化转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最新科技。
一组数字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些变化:对比2009年、2020年的商界木兰榜,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的比例从1.21倍上升到2倍;科技领域的商界女性增长了3倍多——2009年仅有4位上榜木兰所处的行业属于互联网及信息科技领域。
这股潮流也与我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直接关联。201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近1万美元,中国经济要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靠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技。伴随着技术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女性认知、利用技术越来越便利。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随着女性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科学、工程、技术类专业的理科生女性比例也在提高,而她们毕业之后,大多数进入科技型企业工作。
根据中新社2017年发布的一项调查,中国15岁至19岁的女性学生中,学习理工科的占71%,居亚太地区首位,95%的女性理工科毕业生在半年内即获得首份工作,高于同期中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这也为女性在科技领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比如李群自动化董事长石金博读博期间便跟随导师李泽湘开启了创业之路。
科技正在成为工具
越来越多的女企业家意识到,科技正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在科技领域、制造领域,甚至在看起来不太相关的内容产业、消费领域也是如此。
滴滴和字节跳动是国内最受关注的两家超级独角兽,柳青和张楠分别在这两家公司担任重要角色。柳青虽然没有科技背景,但她在高盛的投行背景和父辈的影响,都让她对科技公司不陌生。在滴滴这样一家快速膨胀的互联网公司,非科技背景的女性加入高管团队,具有非常好的补充作用。事实也证明,柳青在滴滴的作用无可替代。而产品经理出身的张楠是另一种风格,她活跃在产品开发的一线,轻颜、剪映、抖音⋯⋯这些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都深深地刻下了张楠的印记。
内容产业似乎是一种艺术创作,但其中蕴含的科技因素已今非昔比。快看漫画创始人、CEO陈安妮正利用科技加速着漫画在中国的发展,快看漫画已搭建起视觉制作的工业化内容体系。与擅长描摹内心的个性化创作作者不同,快看漫画试图让作者更擅长分析数据,成功的概率也更大。影视创作更是早已形成一整套工业化流程,从剧本创作到影视制作,再到营销,都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在柠萌影业联合创始人陈菲看来,技术的变革一定是影视业未来关注的重点,这其中包括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影视业的应用,以及游戏跟影视产品的结合等。而现阶段柠萌影业的战略重点:一是(影视)如何跟短视频相融;二是如何利用技术将影视跟新消费做连接。
新消费品牌的崛起,更是依赖于大数据驱动。在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看来,科技创新正在为奈雪的业务“插上翅膀”。为了做好数字化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彭心从京东、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招揽来众多优秀伙伴,组建成现在约200人的IT团队。一批借助于互联网快速崛起的新品牌,如完美日记、花西子等,都高度依赖于数据的运营,这和传统的消费品牌完全不同。
在更多的传统产业领域,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正在成为转型迭代的工具。张蕴蓝开始掌舵的酷特智能,曾经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红领。这家传统的服装企业,通过C2M改造,成为柔性制造的代表。红领转型的背后,是中国产业互联网大潮的兴起。在消费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之后,产业互联网开始改变生产方式,这是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
不管愿意不愿意,谁都无法抗拒这场发生在几乎所有领域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婉约派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更多挑战还在前面
不得不承认,一定程度上,科技婉约派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
风光一时的“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霍尔姆斯的创业故事,最终变成硅谷创业者中人尽皆知的丑闻。她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Theranos声称发明了一种新型验血技术,可以通过指尖采血的方式,获得静脉抽血检测的大部分结果。尽管许多名人为其站台,但这些人中,没有人真正懂科技。
更多时候,那些充满信念、勇于向前的人们也是从摔打中发现真知。柳青加入滴滴时希望“科技让出行更美好”,但在经历许多意外事故、被“脸着地摩擦”之后,对行业和公司才有了重新认识。她说,“一路过来,感觉科技已经不足以定义我们这个行业了,我们一帮热血的同学们,需要重新找突破点。然后我们发现,原来这个行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服务属性,它是一个科技和服务紧密结合的行业。”
还有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石金博说,大部分女性在做人生选择时都容易因为家庭因素选择保守方案,但“创业需要冒险,只要选择保守不动,事情就会倒退”。想实现一个目标,方法不变,路径不变,结果不会变,而科技可以成为帮助她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
正如酷特智能董事长张蕴蓝所言:科技是主导商业变革的武器和力量,谁掌握了这一武器,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对科技的利用无关男女,只要在“企业家”的位子上,就应该拥有这样的理念、学识与格局。
冲破社会禁锢的女性拥抱科学之后,冒着风险的女性选择到科技公司创业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鼓起勇气直面科技变革之后,科学与技术的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依旧需要先行者探路,找到一种更好的驾驭科技的办法。
前路崎岖漫长,但她们已经站在了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