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果壳
我笑着对你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鸵鸟把头埋进沙子 就没人奇怪它不会憋死吗?
童话:
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埋进沙子里,自己看不见敌人,就以为敌人也看不见自己。
果壳编辑:知道我为什么找不到一张实拍图吗?"图虫创意
真相:
如果说鸵鸟把头和脖子戳进灌木丛还有些许可能性的话,“把头埋进沙子里”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鸵鸟会被活活憋死的。而且它们的栖息地多为草原、荒漠或者沙漠地形,地表多为结实的地面。在遇到威胁时能够一下子把脑袋扎进地里的应该不是鸵鸟,而是“挖掘鸡”。
不过说起来比利时的LPLUSL工作组制作的雕塑倒是很有意思,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fernlim.com
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
这个误解很可能是因为,和鸵鸟的身子比起来,鸵鸟的头显得特别小。所以只要鸵鸟的头贴近地面,看起来就很像是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
比如这只正在喝水的雌性鸵鸟"KevinSchafer
鸵鸟遇到危险怎么办?
跑啊!
鸵鸟在遇到敌人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虽然它已经不具备飞翔的本领了,但凭借一双强有力的双足,鸵鸟冲刺的最大时速可以达到70千米每小时。鸵鸟所独有的只有两只脚趾的脚掌,也让他们更适应奔跑。
跑啊!不跑是傻吗?"图虫创意
而且鸵鸟战斗力超群,它们可以施展它们的无影脚功夫与敌人搏斗——不要小看这对强壮的足,它的力量足以击退一头成年雄狮。与此同时,不能飞的翅膀也可以辅助攻击。
不信?来一脚尝尝滋味?"图虫创意
作者:鹰之舞
乌鸦为了喝水扔石子
野生的不会,训练后也许会
童话:
一只乌鸦口渴了,四处找水喝。它发现一个瓶子里有水,但是够不着,于是聪明的乌鸦把石子丢进去,升高了水位,从而喝到了水。
乌鸦喝水大概是小时候前十个故事吧"wikimediacommons
真相:
在野外没有观察到鸦科动物用石头让水面上升,但是在实验室里的鸦科动物经过训练后完全可以学会这个操作。
像童话里一样牛逼"giphy
至于什么样的瓶子什么样的石头多少水这是物理学范畴,今天暂不做讨论。今天就鸦论鸦。
2009年刊登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篇论文指出,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真的是懂得这个物理原理的。研究者在瓶子里装水然后放了一条漂浮的虫子,让秃鼻乌鸦够不着。秃鼻乌鸦在野外是不使用工具的,但在这个实验里所有的被试都非常快速地学会了往里丢石头。它们还很快地意识到大石头比小石头好(效果一样,但是大石头省事儿)。
实验室里的秃鼻乌鸦
2011年,研究者更进一步,对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进行了测试。松鸦在野外也不使用工具,但它们也很快学会了解决这一谜题。
它们知道往装液体的瓶子里丢东西有用,固体和空气不管用;它们还知道丢沉下去的东西有用,浮起来的没用。
鸦科的智商不容小觑。
作者:Ent
鳄鱼的眼泪
不好意思压着泪腺了
童话:
鳄鱼在吃它的猎物时会留下虚伪的眼泪,假装悲伤表示同情。
委屈巴巴"图虫创意
真相:
鳄鱼确实会流眼泪,不过鳄鱼的眼泪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出于纯粹的生理原因:鳄鱼的泪腺可以分泌眼泪,润滑和清洁眼睛,尤其是当它们离开水里一段时间,眼睛开始干燥的时候。
流泪的鳄鱼"Wikipedia/GuiriR.Reyes
其实鳄鱼的眼泪和我们的眼泪没有那么不一样,都包含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比如钠和氯化物。更重要的是,眼泪都对维持视力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证据显示,鳄鱼进食时也会流出眼泪,它吞咬东西的时候会压迫泪腺,所以眼角会挤出眼泪。
作者:Toto
鸟嘴里叼着树枝越过大海
就离谱
童话:
鸟儿跨越大洋迁徙的时候会叼着树枝,累了就把树枝丢到海面上用来歇脚。
真相:
首先通过简单的浮力公式计算就能得知,鸟根本叼不动能满足要求的树枝。其次,需要飞越太平洋的鸟儿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飞行能力。它们要么可以御风飞行,要么有足够的体力,不需要借助树枝休息。
其实地球上的鸟类迁徙故事,远比童话里的还要精彩。
对一些远洋海鸟来说,飞越大洋不在话下。如信天翁,可以利用海浪起伏带动的气流毫不费力的滑行,累了就漂在海面睡大觉,反正羽毛是防水的。
信天翁:你算哪块小饼干?"图虫创意
2007年9月,一只代号E7的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用了8.2天的时间斜跨太平洋,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11587公里,从美国阿拉斯加直达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代价则是体重减半。
2006-2007年9只斑尾塍鹬的南迁路线"DOI:10.1098/rspb.2008.1142
2020年,一只代号4BBRW的斑尾塍鹬再次刷新记录,自9月16日从阿拉斯加起飞后,途中遭遇了大风,11天后才降落在新西兰,整整飞行了12200公里。
这种鸟的标准体重在190~400克之间,身体像喷气式战斗机,有着长而尖的翅膀,飞行起来轻盈快速。这只雄鸟身上被安装了5克重的卫星标签,用来进行GPS追踪。它在这趟跨越南北半球的旅程中,飞行速度最大可达每小时89千米。它飞跃过了浩瀚的甚少有落脚点的太平洋;而且,虽然不能确定,但研究者认为它应该也没怎么睡觉,因为飞行途中的大部分时间它都在扑腾翅膀。
斑尾塍鹬"PeterHarris
这些斑尾塍鹬会在每年3月返回北半球。
大自然的真实故事,远比童话更加震撼。
作者:Toto、麦麦
Guokr
上期童话打假中,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区提出了一些问题,在这里我们稍作解答。
1、我明明见过有雏鸟跳下悬崖的视频
上期童话打假中,讲到老鹰不会把自己的孩子推下悬崖的时候,有很多同学说明明记得看过有幼鸟跳下悬崖的纪录片,说果壳胡说八道。
斗胆猜测你们看的应该是BBC纪录片《生命的故事》第1集中的白颊黑雁。片中白颊黑雁的父母为了躲避地面上的食肉动物,将巢穴筑在了石塔之巅。安全倒是安全了,但小雁们无法觅食,必须要在会飞之前“跳崖”。
这才是大自然中的真实故事"BBC《生命的故事》
通过纪录片学习知识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请大家分清纪录片故事的主人公呀。不过也不能全怪你们,要怪就怪这些流传甚广的骗人童话,才让大家真真假假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
2、童话而已,取其积极寓意,何必计较?
关于动物的种种假童话不断流传,增加了我们寻找靠谱知识的难度,让我们在有需要的时候,难以寻找可靠的信息来源。比如刚才大家把白颊黑雁和老鹰张冠李戴。
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对于许多孩子来说,书中的童话和电视里的动画塑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认知。虚假的形象和不符合科学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拉大了孩子们与真实的自然间的距离,对身边的花鸟虫鱼视而不见,缺乏对本土野生动物的基本概念。
与其相信非洲鸵鸟埋首沙中,不如了解一下国内常见的环颈鸻的卵有极佳的保护色;与其相信斑羚飞渡,不如知道它们其实能在峭壁上轻松行走;与其相信鸟衔着树枝飘洋过海,不如了解一下普通雨燕一生的飞行距离,可以超过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
谣言给动物打上的善恶标签,影响着公众的好恶。人们也因此对一些物种,如狼、蛇、蝙蝠产生恐惧、仇恨,为它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灭顶之灾。
如果我们带着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童话,不难分辨其中的真伪。而真实的世界往往比童话中更加神奇,正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鸟类迁徙故事。
我们需要童话来培养真善美的心灵,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童话来打开观察世界的窗口。
作者:鹰之舞、Ent、Toto、麦麦
编辑:黑jio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