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各大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引发广泛关注。写墓志铭、参观殡仪馆、旁观遗体火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有专家表示,虽然中国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但对比国内高校整体发展规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这样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那么生命教育到底是什么,具体教什么?这些课对学生的价值观、生命观会有哪些影响?日前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教人认识生命本身的课程
2012年5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了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其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活着。其中,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与前提,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是生命教育的目的之一。通俗来说,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为什么要活着?怎么才能活得更好?怎么才能活得有意义?”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实现每个人与自我的整合,与他人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相关专家表示,生命教育是偏向于认识生命本身的课程,而数学、物理、化学是偏向于认识客观世界的课程。也就是说,关于生命本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可以形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对于健康人格和幸福人生而言,这门课程甚至比许多认识客观世界的课程更加重要。
两年前,四川大学开始筹备、建设、规划生命教育课程,在去年9月正式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实施,课程起名为《生命哲学:爱、美与死亡》,这是全国首个将生命教育课程作为核心通识课的学校。在四川大学首批30门核心通识课当中,这门课的推荐率排名第二。
“团队认为生命教育其实包含3个重要的方面,分别是爱的教育、审美教育和死亡教育,爱、美和死亡这3个主题在人生中看起来最浅,其实是最重要的。这3个方面中没有任何一个学科或专业能够单一涵盖生命教育。”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核心通识课专家小组设计人之一梁中和说,该课程并不是单一的死亡教育,也并不是单一的爱的教育,而是多学科融合的生命教育课程。
生命教育的开展应多维、广角
“从不同的学科去看待生命,可以让学生对生命有更完备的了解。如果用简洁的方式来说,其实爱和死亡是一体两面的。人们因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进而克服死亡,反思生命。”梁中和说。
实际上,生命教育课并非高校的主课,但生命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对学生的价值观、生命观会有相对的影响。
在价值观方面,“这个课程就从贴近身边的问题出发,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学科在面对同样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同的解析手段、方法、结论,学科相互之间是有张力的,会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知识的错综复杂和各自的可贵之处。”梁中和说。
在生命观方面,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学生将获得对人类生命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层面整体、深入的了解,这样就会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梁中和说:“学生将从尊重万物的生命,感受万物的生长过程,反过来看待人应该如何尊重、发展和看待自己的生命,特别是发展生命当中纵向的深度,而不只是平面地攫取某些利益。”
简单来说,通识课的目的在于打破学科壁垒,建构知识体系,联动生活与科学前沿,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与思考中,感受生命议题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为规划和实现人生目标,奠定理论基础,获得行动指南。
目前,我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实践模式上都没有统一的要求,从内容上看,有安全、心理、生活、伦理等不同取向;从实践模式上看,有专门课程、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和文化熏陶等不同形式。
“生命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多维度、广视角的,而非简单的引导和安慰,应该有思想的纵深,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和感动。”梁中和认为。
对死亡的思考不应成为禁忌
实际上,生命教育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青少年自杀现象仍时有发生。
那么,造成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正的原因还是家长没有正视这个问题,家长担心死亡教育会引发学生接近死亡,让死亡变得触手可及。其实,在丰厚的学科支撑下,当孩子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时候,这是一个可以谈论的议题。对死亡的思考不应该成为禁忌,当然这种禁忌是有传统原因的。”梁中和认为,对于死亡的忌讳或逃避,无助于我们直面死亡,更难以让人明白生命的可贵。“孔子强调没有必要去谈论死亡,是因为我们不可能获得关于死亡的任何确切知识,这是我们先民的洞见之一,但是我们可以追问死亡,从而迫使大家思考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美、什么是爱,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对于生命教育课程在未来是否应进一步普及,覆盖小学、中学到大学全过程,梁中和认为,生命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该以正面引导为主,中学阶段应该以反面示例教学为主,主要是警戒与行为健康教育,大学阶段应该侧重深度思考和纵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