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小时!这场跨越1400公里的爱心接力让断臂男孩及时得到救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30日23:40,当天从和田机场飞往乌鲁木齐的最后一个航班,中国南方航空CZ6820正在从新疆和田机场1号停机位滑行推出,准备起飞。
与此同时,一个中年男人突然抱着一个断臂男孩儿跑进了和田机场航站楼,哭着对工作人员说:“我们要坐飞机!我们要去乌鲁木齐救命!”从此,一场跨越1400公里、历时7个小时、打破民航管理常规的紧急救援开始了。
爱心第一棒:医生一个电话 开启紧急救援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黎力,是7岁受伤男孩的主治医生,负责在手术台上为孩子重接断臂,4月30日,来自新疆和田一位同行的电话,打破了深夜的宁静,爱心接力的第一棒开始传递。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 黎力:4月30日22:30左右,和田地区儿科主任给我打电话,说有这么一个小孩,需要紧急来我们医院救治。然后立即把这个小孩当时接诊的照片发给我了,我一看是一个上臂的完全离断伤。我们俩对接以后,他那做紧急处理,同时联系机场,要坐飞机赶紧过来。我这就按照急诊手术去准备。像这种病情是属于我们学科难度系数最大的手术。他们上飞机的时候,我说一上飞机一定给我通个电话,我跟那个乘务长要交代一下,让120急救、包括转运过程当中,为什么必须要做到紧急,就是为我们手术争取时间。
5月1日1:36,航班顺利抵达乌鲁木齐机场。小旅客一行三人首先下了飞机。机坪上,现场等候已久的急救车第一时间将他们送往医院手术。
爱心第二棒:机场、航班机组、乘客全出动
黎力向医院紧急汇报情况,调动正在休息的同事们赶赴岗位,与此同时,新疆和田机场的工作人员和南航CZ6820航班的乘务人员和全体乘客,接起了爱心救援的第二棒。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 黎力:我说我们(接)这个肢体理论上必须要在6~8小时以内通血。现在已经是受伤多久了?看您能否联系你们这个机场工作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如果是错过了这个最佳时间,我们前面(做)的这个工作都将付诸东流。没有前期和田地区医院的及时紧急正确的处理、没有和田机场南航的飞机返航,包括乌鲁木齐机场、120、绿色通道用最快的速度转运到医院……只有他们把这一切做到最极致,才为我们争取了最后台上的半个小时,接通血管。
爱心第三棒:“120”飞驰 六科室联手救援
5月1日1:36,航班顺利抵达,120急救车此时已经准备就绪,第一时间将受伤男孩送往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黎力和他的同事们此时已经等在医院门口,医院的六科室联手接起了爱心救援的第三棒。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 黎力:等于是我们这个生死时速的最后一棒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对于这种这种病情来说,并不是我一个手术团队就能做到的,这必须是全院各个平台、各个系统、各个科室合作才能达到的一个成果。就像来了以后,我们急诊科需要接诊,我们手术麻醉科需要保障,包括我们的输血科、检验科、放射科……这些科室都需要给我们保驾护航。从和田地区医院到机场,从机场还要到乌鲁木齐机场,还要到我们医院,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一算这个时间,三个半小时是确定的。路上肯定还得耽误时间,等于说能在受伤后6个小时到我们医院,已经是体现了我们中国的力量、中国的速度。因为这个神经恢复速度会很慢,预期一年以后,这个孩子能恢复到他日常生活当中去,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去上学、背起书包,能正常用右手去握起他的笔。
专家解读:可人为降低二次开舱安全影响
5月1日6:26,当其他人开始了长假休息,黎力和他的同事们经过三个半小时的奋战,终于将孩子断开的神经、肌肉、血管有序缝合,这个跨越1400公里,连续三棒接力、紧急爱心救援断臂男孩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在感动之余,可能有人也会有些顾虑,飞机已经在准备起飞状态,突然重开舱门会不会对飞行安全有所影响,专家告诉我们,在遇到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等情况下,“紧急开舱”并不是个例,听听专家怎么说。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可能有人会质疑说二次开舱门,飞机已经滑出之后又催回,然后重新再接纳一名乘客上来,是否会影响到飞行的安全,实际上对于安全的影响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工作来降低的。二次开舱门,实际上是属于飞机放弃了起飞状态,重新再进入待机的状态,然后再进入起飞的状态。这会有两个代价,一个代价是损失了时间,第二个代价是损失了已计算好的舱室配平状态。这次事件它比较特殊,因为它只是接纳了一位乘客和相关的医疗设备,所以对于整个的舱位配平影响比较小。所以总体上对安全的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是旅客的出行时间,但这次事件是为了紧急抢救一个重伤的孩子,大家很快达成了谅解。所有人都支持接纳这位孩子登机,整个航班延误处在可控范围内,所以我觉得,从这次事件上来讲,总的效果是好的。
(编辑 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