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观察公开市场操作在价不在量
市场迎来了有关货币政策的最新权威定调。
5月1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阐述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的同时,并以专栏的形式分析了如何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如何看待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以及如近期国内外物价走势。
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在阐述备受关注的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时,央行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具体来说,央行表示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搞好跨周期设计,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利率方面,央行提出,下一阶段继续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带动存款利率逐步走向市场化。
央行还表示,研究推出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观察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
在经历了年初一度的资金面紧张,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观察公开市场操作的重点在价不在量。
央行在题为《央行精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专栏中直言,市场在观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应重点关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而 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避免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过分解读。
央行在去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曾强调,判断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主要是央行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变化,而不应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
对于年初货币市场利率曾一度短暂上行,央行在报告中也进行了解释,即主因是市场宽松预期下短期流动性需求增加较多,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并不高。同时,市场利率适度波动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市场定价功能正常的体现。
报告称,下一步,央行将继续按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要求, 坚持“稳字当头”,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做好跨周期流动性安排,精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引导 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进一步完善MPA框架,突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考核要求
央行表示,第一季度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MPA框架,更加突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考核要求,动态调整优化相关考核指标,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支持力度。
同时,央行在一季度正式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MPA考核,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稳定。
央行称,目前,各金融机构的周期付息型存款产品已基本整改完毕。绝大多数地方法人银行已停办异地存款,异地存款余额正有序压降,为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稳定,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
美债收益率上行和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且可控
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以专栏的形式分析了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
央行认为,美债收益率上行既有通胀预期因素,也有实际利率上升因素。目前看,2021年美债预计将保持较高发行量。从供求角度分析,若其他因素不变,美债供求缺口或将通过收益率上行来平衡。此外,美债收益率后续走势还取决于经济走势、通胀水平以及美联储反应。
央行还分析了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影响渠道,主要包括:一是资产价格渠道。将推升无风险收益率,引发全球资产价格调整和重定价风险。二是资本流动渠道。美债收益率上行后,跨境资本流动方向可能逆转,资本回流美国,增大新兴市场资本流出风险, 部分基本面较为脆弱的新兴经济体可能面临债务偿付和再融资风险。三是汇率渠道。美债收益率上行或将助推美元走强,部分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货币贬值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剧债务风险。
不过,央行重申,美债收益率上行和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有限且可控。下一步,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办好,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同时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
继国家外汇局后,央行在关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央行在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分析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 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 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 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 处于极度宽松状态。
“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报告称。
对我国而言,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 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报告称。
同时,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 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
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完成
央行在还最新报告中披露了包商银行的处置进展。
央行表示接管包商银行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如期完成清产核资。2020年11月23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包商银行破产申请,并指定清算组担任包商 银行管理人。2021年1月12日,北京一中院组织召开第一次债权人 会议,管理人完成 743户债权人债权审查工作。2月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宣告包商银行破产,原包商银行的股东权益清零,大额债权人承担部分损失,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包商银行管理人将在资产交割、诉讼仲裁主体变更等工作完成后,尽快完成包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注销工作。
详解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央行还在专栏中阐述了如何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优化的货币政策目标、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报告指出,中央银行需要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 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将这三者形成有机的整体系统。
央行强调,我国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采取的做法是,将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作为央行政策利率,并以此为操作目标,从而将操作目标、政策利率和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合而为一。央行表示,这类做法更为直观,市场和公众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即可,无需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也无需过度关注个别机构的市场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市场利率时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