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纪·浪潮”国际艺术展:在海南岛思考生态、自然和社会
“世纪·浪潮——2020海花岛国际艺术邀请展”近日在中国海南海花岛举办。经过一年多的策划和组织,来自全球五大洲、24个国家、95位艺术家的176件套作品在海花岛博物馆展出。其中,希腊主宾国单元展现两大古老文明绵延千年的交流与互鉴,同时梳理了希腊半个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代表希腊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的重要作品;也有雕塑、影像等当代艺术作品对话“文明”,以及青年艺术家对当下思考的驻地创作。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展览所呈现的地方在海花岛博物馆,它是由8个单体馆组成的博物馆,“世纪·浪潮——2020海花岛国际艺术邀请展”覆盖了其中的2至7号馆,8号馆则是海花岛博物馆的常设特色馆,与荷兰局外人艺术博物馆深度合作,推出“大师的语言——中荷原生艺术对话展”作为首展。

海花岛博物馆群
据介绍,此次展览是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举办的大型国际美术展,并由中国与希腊有关政府部门共同确定希腊作为主宾国。希腊主宾国单元位于海花岛博物馆6号馆,由希腊原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希腊政府文化顾问卡特琳娜·科斯齐娜女士担任主策展人。她将展览命名为“命题-对立-统一”、“一带一路新见证”,以展现两大古老文明绵延千年的交流与互鉴。了34位艺术家的73件展品,从1970年代至2020年,梳理出希腊半个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其中代表希腊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的重要作品大多首次来到中国。

希腊主宾国单元位展览现场

希腊主宾国单元位展览现场

希腊主宾国单元位展览现场

希腊主宾国单元位展览现场

希腊主宾国单元位展览现场
主办方介绍,在这些参展作品中,既有如宗戈罗普洛斯、塔基斯、萨马拉斯、克里萨、索克利斯、安佟纳克斯以及斯泰拉瑞等希腊或希腊裔先锋级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有瓦若索斯、纳瑞帝斯、斯塔帕萨基、安杰里达斯等希腊著名艺术家近年来的新作,更有代表新时期现实艺术的新锐艺术家莱蒙斯、特安达菲利蒂斯、莫瑞斯等人的作品。
希腊艺术家阿米利亚帕帕菲利浦作品展览现场(局部)
为了表现文明的交流互鉴、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文明和以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的碰撞,展览也呈现了公元前2世纪,从长安肇始、跨越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瞬间,将遥远的中国与海洋文明的代表——希腊连在了一起。
丝绸之路对话展览单元
关于“世纪·浪潮”这个标题,主办方阐释道, “‘世纪’乃亘久时间之贯穿,迄于今而至未来,绵绵不绝;’浪潮’则意味着世界的潮涌潮落、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由一个高峰奔向又一个高峰。”展览主策展人王春辰用六个展览部分对展览主题进行了解读。此次展览邀请了6位青年艺术家在海花岛博物馆2号馆进行驻地创作,这个单元被命名为“未来触觉”,尝试以此概括青年艺术家的当下思考。
展品中,一条干瘪的鲸鱼在白色展台上通过充气装置缓缓恢复了生机,这个15米的仿真巨物,是青年艺术家岳艳娜为展览带来的最新创作,这件作品来源于她数年前关注到的一则鲸鱼在海南搁浅的新闻。

岳艳娜的鲸鱼装置
蔡雅玲用十万多颗水晶珠创作了《红海》,而胡庆雁则用一贯的铁管作为材料带来了他的新作《家族》,李琳琳创作的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使用了她常用的大象、树木和草坪。李苑琛借用天然高大的乔木,让镜片闪烁成白日的星光。
李琳琳 生态体系
而艺术家田晓磊则是将他代表性的作品组合成了一个视觉迷幻的乐园。这些作品是六位艺术家在考察海花岛博物馆的空间特点和人文环境之后通过作品表达他们对生态、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21世纪的行动状貌是什么,这是展览提出的问题,希望借以“世纪”和“浪潮”两个指向去回答。
田晓磊的艺术装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也被重视、并在当代艺术中被呈现。多元文明的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是基于生命、生态、历史、社会等问题的深度思考,而艺术家无疑是这样一个群体——从自身的文化背景出发,通过作品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和追问。在海花岛博物馆3号馆,11位艺术家通过雕塑和影像展现了当代艺术对话的“文明之维”。坠落的数字,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一千只堆积的蚂蚁,组合成一个强有力的生物矩阵;忧伤的海洋动物,仍在追问“这个世界会好吗”?隐形的船只,向每一位观众传达着交流的密码……宫岛达男(日本)、陈志光、向京、乔瓦尼·欧祖拉(意大利)的作品首先映入眼帘,这些大体量的作品在高达15米的博物馆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对话关系。而利兹·格林(美国)、汉斯·欧普·德贝克(比利时)、苏雷哈(印度)、黎光定(越南)、Yoon Chung Han(韩国)、艾萨·霍克森(菲律宾)及耿雪,这些带来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正是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创造力的彰显。

现场展出的装置展品

现场展出的装置展品
海花岛博物馆4号馆,是360度的影像厅,具有沉浸之感,因此在这个“全景世界”的单元,邀请了中国艺术家缪晓春和意大利艺术家费德里科·索尔米参展。古典音乐缓缓升起,时而高亢、时而舒缓,缪晓春从经典艺术作品中演绎而来的作品《重启》,展现了人类历史的矛盾和记忆,而费德里科·索米尔则是从文艺复兴的壁画获得灵感,以一种“移动的壁画”追问人类社会发展的某种荒诞。
缪晓春作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有了更多解读世界和自然的方法,海花岛博物馆5号馆以“人工再造”为展览主题,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环境、记忆、空间的思考。来自中外的14位艺术家带来了他们的代表作或最新创作,而墨西哥艺术家加布里埃尔·达维和古巴艺术家基德·沃尔特都是在中国首展,伊朗艺术家施拉泽·赫什阿里、宋冬、汪建伟、韩国艺术家朴丽莎则是推出了他们的全新作品。
基德·沃尔特《脆弱的承诺》

Park Lisa(韩国) 《LUMA》 声音互动装置
80000块彩纱、60000颗气钉、12位工人连续5天的工作,以彩虹装置闻名的墨西哥艺术家加布里埃尔·达维的作品《光场》是本单元的一大亮点。在海花岛博物馆5号馆中央圆厅,一道环形的白色幕墙挡住了视线,艺术家借助天光,设计了一条视觉净化的狭长的白色走廊,在走廊尽头,色彩斑斓的绮丽纱布让人眼前豁然一亮。人工的方式重现自然和生命,进而促使观众获得深层的解读和思考。
展览现场,墨西哥艺术家加布里埃尔·达维Gabriel Dawe作品
除此之外,雷安德罗·埃利希(阿根廷)、劳瑞斯·切克尼(意大利)、帕斯卡尔·马尔蒂纳·塔尤(喀麦隆)、王志鸥、刘佳玉、鲍嵩玉(新加坡)的作品也悉数亮相。
刘佳玉作品

鲍嵩玉作品
在海花岛博物馆7号馆,59吨石材、36吨环保玻璃、中国国家级非遗黎族民歌,是法国艺术家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最新作品。观众走在环保玻璃上,发出的吱吱声音,在隐藏在石头中央的民歌,将思绪带至远处。在这件空间、音乐、极简的材料结合为一体的互动性装置作品上,实现了艺术家一贯的视觉与声音的跨界表达。而在这个单元,时间被拉成了一个切面,徐冰、卡普尔、托尼·克拉格、展望、许仲敏等人的作品倒影其中,不同的视觉冲击,不同的信息文本,艺术所阐释的思想对话得以深化。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作品

徐冰 《背后的故事系列之溪山无尽图》
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策划的“蔚蓝之约”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策展人策划的“东方诗学”分别在7号馆和3号馆呈现了两个单元展。“蔚蓝之约”展除了来自埃及、奥地利、美国、委内瑞拉及中国8位艺术家的创作,通过蓝色海水装置链接成一个有机组合形成海丝背景的对话,而“东方诗学”则是以水墨、书写、诗意,探讨东方文明的表达意趣,展出了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中国诗人吕德安、车前子等人的作品。
东方诗学部分
据了解,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国际艺术家通过远程遥控指导作品的调试,克服了运输和安装的困难。国际参展艺术家的全球协作,促成这样一次合作,这也鼓励着我们在共同的“世纪”面前,用行动化解危机,推动发展的“浪潮”。展览将展至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