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疯狂的“箱子”:国外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国内仍“一箱难求”
如今全球海运业可谓“冰火两重天”,海外多国疫情严峻,人工不足,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亚洲各大港口运输繁忙,却时常受“缺箱”“少柜”困扰,集装箱价格飞涨,一些海运航线上涨近10倍,仍然是“一箱难求”。
国内港口“求箱若渴” 外贸企业“一箱难求”



企业的焦灼,不断推升着集装箱的销售价格。2020年上半年20英尺的小箱价格为1600美元,现在最高涨到了3600美元,而热门的40英尺箱价格已涨到5950美元,价格全部翻倍,并创历史新高。


中远海运集团(新西兰)有限公司 营运总监 马克•斯科特:新西兰所有船运公司的集装箱积压都很严重,是正常情况的两倍。
数据显示:有1万到15000个集装箱被滞留在美国加州。英国的菲利克斯托港,集装箱已经从港口蔓延至周边的郊区。澳大利亚各港口空集装箱的数量则超过了5万个。目前,国际上一些重要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三倍。
香港班轮运输协会主席 罗伯托·吉安内塔:我们发现现在有空集装箱滞留在北美和欧洲各地,此外澳大利亚以及更多地方的空集装箱也在等待被运回。
中集集团董事长 麦伯良:在全球运营的集装箱4000多万个,我们一个月生产40万个,那一年也就生产500万个,箱子回不来,你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制造业拉动海运需求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这拨海运行业的涨价潮,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海外严峻的疫情、苏伊士运河的阻塞,都让海运行业压力倍增。
广州一家家电企业的智能车间里,工人们开足马力,赶制发往欧美的电视机。如今企业的出口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但企业物流的负责人却高兴不起来。


广东某公司物资管理部副部长 龙辉:国内现在目前货柜(集装箱)资源是非常紧张的,我们订舱也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会影响我正常生产的运行。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各国贸易需求大增,由于中国疫情的有效控制,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比2020年同期增长28.5%,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丁一凡 :大量的货物还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向海外,这说明中国的生产能力特别强,而现在在疫情中间,大家能够指望上的那就是中国制造了。
虽然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已经过去了2个月,但其后续影响余波未了。加上新冠疫情叠加效应,由此导致运期混乱、港口拥堵的现象正在全球各处上演。新西兰奥克兰港口外在锚地等待进港装卸货物的集装箱船有时多达10多艘,平均延误船期8到10天。


新西兰奥克兰港新闻发言人 马特•波尔:疫情之下进口需求的强劲增长导致装卸量大幅增加。我们人手严重不足,无法满足装卸的需要。
目前美国10个最繁忙的港口中,至少有7个经常面临拥堵。东南亚、欧洲等各大港口,船只等待靠泊的时间达到一周以上。
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顾问 西蒙•希尼:这无疑是一场全球供应链危机。我们认为将持续到第四季度,并可能持续到今年年底。
船上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新冠疫情时刻威胁着海员们的健康。马士基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30%的船员来自印度。印度新冠疫情的二次暴发,令公司业务受到巨大冲击。
马士基集团海事关系主管 佩得森:如果对于船员的禁令从几周扩展到了几个月,将给我们的行业带来挑战。
印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船员供应国之一,全球有15%的海员来自印度。近期印度疫情灾难性激增,促使一些港口对来印度的船员和船只实施限制。
疏通海上贸易动脉 中国正在努力
目前世界贸易90%的运输量,都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海运不畅,会对全球的经济复苏带来破坏性影响。为此,中国多措并举,疏通全球贸易大动脉。
中国是全世界集装箱的主要生产国,制造全球超过96%的干货集装箱和100%的冷藏集装箱,为了应对“一箱难求”的困境,中国集装箱制造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集装箱。
中集集团董事长兼CEO 麦伯良:我们把每个月的供货量,就是产出量,从二十几万箱提高到四十几万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会长 康树春:从中国运到美国的一个集装箱以往平均运费是2000美元。现在涨到2万美元甚至更高,中间存在着10倍的利润空间。即使说运回成本很高,去程运费利润空间可以覆盖它的空箱返程成本,所以现在都在想办法把海外的空箱调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会长 康树春:因为海运占整个全世界贸易运输的90%以上,空运和铁路运输占的比例应该说只有5%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丁一凡:现在就要看下半年,随着疫苗普及,整个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之后,生产和运输都能够恢复到比较平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