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收盘大跌13.54% 奈雪的茶为何上市首日破发?

时间:2021-06-30 20:47:29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收盘大跌13.54% 奈雪的茶为何上市首日破发?

奈雪的茶上市首日即遭破发。

6月30日,奈雪报收17.12港元,较19.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13.54%。市场遇冷背后是,资本正在重估这家"新茶饮第一股" 。

奈雪新产品,图片来源:官网奈雪新产品,图片来源:官网

销售下滑

奈雪很大问题在于,大规模扩张后,其可持续盈利模式成疑。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营收从2018年的10.87亿元增至2020年的30.57亿元,但其净亏损亦在扩大,从2018年的亏损6972.9万,扩大至亏损2.03亿亿元。

背后是,奈雪的茶同店销售全线下滑。招股书显示,奈雪在一线城市同店销售额从2019年的8.868亿元跌至2020年的7.427亿;新一线城市同店销售额从2019年的5.906亿元跌至2020年的4.465亿;二线城市同店销售额从2019年的1.889亿元跌至2020年的1.193亿。总体同店销售额从16.663亿跌至13.085亿元。

同时,同店利润从2019年的3.494亿跌至2020年1.768亿。同店利润率由21.0%降至13.5% 。

前述数据中,奈雪将同店界定为2018年及 2019年或2019年及2020年开业时间均不少于300天的奈雪的茶茶饮店。

对于该状况,奈雪认为这是种不可避免的常态。“在奈雪的茶入驻新市场 /城市时最初受益于品牌及新店效应,其后向正常化增长轨迹发展,茶饮店网络持续扩张导致客户来店及订单较分散。因此,当新的奈雪的茶茶饮店在新市场中开始营业时,通常会吸引其当地社区或居民区内外的客户流量。随著特定市场中茶饮店的数量持续增长,该奈雪的茶茶饮店的访客量及销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该水平通常与该特定奈雪的茶 茶饮店最初预期服务的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匹配。”奈雪称。

其还特别强调,疫情后已快速恢复。“因COVID-19疫情影响,就于2019年及2020年的相同门店而言,奈雪的茶同店利润率暂时由2019年的21.0%下降至2020年的13.5%。尽管如此,于 2020年下半年,奈雪的茶同店利润率恢复至17.3%。”奈雪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奈雪得到政府补助1787.7万元,同时,免征销项增值税所得收入1.80342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奈雪在中国大陆66个城市拥有489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并已将业务拓展至香港特区及日本,两地各有一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同期,在中国大陆九个城市拥有64间台盖茶饮店。

从行业格局来看,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行业相对集中,于2021年,按所有产品的零售消费总额计算,前五大行业参与者共佔约58%的市场份额。奈雪的茶处于第二位,拥有约18.9%的市场份额。

盈利方向

奈雪将盈利的可能性放到了规模化上。

其表示,将寻求通过快速扩张茶饮店网络推动整体收益持续增长,以实现长期大规模可持续盈利。但也不讳言,持续增加茶饮店的数量,门店经营利润率可能会降低。

“我们将可通过不断降低门店产生的成本及开支占收益的比重及降低总部层面产生的按比例分配至各间茶饮店的成本及开支,从而降低盈亏平衡点以实现整体盈利,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随著持续增加茶饮店数量,每间奈雪的茶茶饮店的日盈亏平衡收益持续由2018年的人民币35.3千元降低至2019年的人民币28.2千元,并进一步降低至2020年的人民币 20.4千元。相似的,每间奈雪的茶茶饮店的日盈亏平衡经营利润继续由2018年的人民 币7.8千元降低至2019年的人民币4.7千元,并进一步降低至2020年的人民币3.6千元。”奈雪透露。

问题在于,餐饮业规模化效应有限。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会上,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坦承,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大,成本越低。

“我们餐饮企业开两家店赚钱,开三家店可能就赔钱。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所以过去餐饮企业能上市是不常见的。”张勇称。

据国信证券披露,一季度,海底捞新开门店170-200家 ,同时,1-5 月,海底捞门店翻台率恢复至 2019 年水平的 7-8 成(2019 年整体门店翻台率为 4.8),3、4 月份是淡季,5 月翻台率略有上升,但恢复进度较市场预期慢。资本重审下,海底捞市值较巅峰期4544.75亿港元蒸发超2500亿港元。

一定程度上,这是种行业常识。“奈雪的茶在盈利模式没完全打通下,被资本推着跑。他们真的有多少产品壁垒?我是怀疑的。餐饮业不该过度资本化。”另有头部餐饮品牌创始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目前被各投资方追捧,处于强势位置。

以发行价计算,持股13.05%的天图投资在奈雪一战中,账面价值超44亿港元。

(作者:贺泓源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