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太阳能“热”,护航电力系统之“新”
日前,本报记者实地考察了位于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及青海德令哈市的两座商业化运营的太阳能热发电站,探寻太阳能“热”的真正奥秘。
大有可为,支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当前,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一种清洁电力以及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问题的成熟路径,太阳能热发电(光热发电)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东北部,目前国内最大的槽式光热电站——中核龙腾内蒙古乌拉特100MW槽式光热示范电站(简称“乌拉特项目”)就建设于此。
乌拉特项目年发电量达到约3.9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0万吨。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科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由于蒙西电网具有结构性缺电的特点,每天下午6点到晚上10点左右会出现晚高峰结构性缺电,而乌拉特项目的投运为缓解地区结构性缺电发挥了很大作用。”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孙锐指出,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受到气象条件制约,发电功率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造成了重大挑战。他认为,要构建新型的电力系统,对储能容量的需求是巨大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具有交流同步发电机特性的灵活调节电源。
“电力系统的运行,需要连续、稳定的电源作为支撑。”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建祥表示,太阳能热发电由于自带大规模、低成本、安全环保的储能系统,能够实现自身的平稳发电,可替代火电成为电力系统的基荷电源。以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太阳能热发电项目为例(配置7小时储能),在2020年2月1日~2月13日期间,实现了机组292.8小时的连续、不间断稳定运行。光热电站通过配置更大容量的储能系统,还可进一步提高不间断运行的时长。
俞科告诉记者,太阳能热发电机组配置储热系统,发电功率稳定可靠,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可替代燃煤电站作为基础负荷,提高风电、光伏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并可作为离网系统的基础负荷电源;同时,机组启动时间、负荷调节范围等性能优于燃煤机组,可深度参与电网调峰,保证电网及电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太阳能热发电还可根据电网用电负荷的需要,参与电力系统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确保电网频率稳定,保证电网安全。
由于太阳能热发电与生俱来的“优势”,其对电网的“友好性”正逐渐得到认可。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日前指出,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太阳能热发电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具有常规电源的可调度性,同时又是清洁能源,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支撑性技术,西部地区一定要珍惜当地太阳能热发电的资源。
对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规划部副主任孙骁强指出,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新能源开发规模和开发节奏将进一步加快,现代电力系统正逐步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趋势发展。在此背景下,新能源发电机组与传统同步发电机有重大区别,其出力的波动性及机组对电网的弱支撑性,对电网确保电力电量供应及电力系统的安全都带来了挑战。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其自身发展与重构需要围绕两大方面来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一方面是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确保电力电量供应,需要重点解决可靠替代火电、调峰能力提升、可再生电源发电量占比提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电力系统安全,需要重点保障频率安全、电压安全、功角稳定。孙骁强表示,“光热电站固有的特点,使其同时具备解决这两大方面问题的能力,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及确保供电方面大有可为。”
多重效益,推动西部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驱车向西,辽阔的戈壁滩上,一座200米高的吸热塔十分显眼,与四周环绕的27,135台采光面积共计542,700平方米的光热定日镜一起,构成一幅壮丽的太阳能热发电“景观图”。这里是国家首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之一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自2018年12月30日成功并网发电以来,电站运行表现优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省坚持以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为重点,以100%清洁能源使用为目标,打造清洁能源建设、使用和输出全链条示范省。当前,该省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缺乏灵活可调的支撑电源、本地消纳负荷不足等挑战。而通过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的建设,验证了在当地建设大规模熔盐储能光热电站的可行性,未来可以将光热发电作为当地的支撑电源与调节电源,配套建设光伏、风电,既可利用现有特高压通道外送,提高现有通道的利用率,也可为新建外送通道提供电力支持与稳定运行支撑。
从首批示范项目来看,太阳能热发电不仅有助于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还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据金建祥介绍,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不仅促进了当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可持续开发,同时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助力西部大开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建祥表示,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当地高端机械制造(高精度定日镜支架)、化工材料(熔盐)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培养了海西华汇、联大化工等多家在行业内具备竞争优势的当地企业,德令哈市更是提出了“打造中国光热之都”的发展愿景。
在金建祥看来,具备建设光热发电项目资源条件的地区均在我国西部,光热发电项目的投资强度高,建设光热发电项目可以通过大量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光热电站的建设、运营不仅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提升当地就业水平,助力乡村振兴,还有利于改良、修复当地的生态环境。他表示,“在项目建设期,沙丘就会被平整成平地,减少风沙;同时由于镜场能阻挡风沙,可大大减缓地表风速,从而减少地表风沙的流动、保护土壤免受侵蚀,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因为阳光被定日镜反射,致使镜场内蒸发量明显减少,再加上定日镜用少量水清洗后,水渗流入土壤,增加了土壤湿度,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有利于植被恢复。”
对此,俞科表示认同。他指出,我国优质光资源主要在西北,通过规模化建设太阳能光热电站,有利于扩大当地就业(光热电站就业人数是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10倍)。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导热油槽式100MW光热发电项目为例,3年建设期可带动1000余人就业,运营期可带动200人就业,可明显拉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俞科强调,光热电站大多建在荒漠化土地上,且光热发电具有逐时精确跟踪太阳的特性并建有防风墙,能够降低项目场址的蒸发量、减小风沙移动速度,有利于当地生态改善。
俞科认为,将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做大做强,可作为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他指出,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首先能够有效转移钢材、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其设计制造电站所用技术设备与传统造船行业、火电行业具有技术同源性,有助于在我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帮助传统产业链企业获得新生。同时,太阳能热发电能够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并有利于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制造业和科技工业水平。
存亡之际,行业持续发展亟须政策纾困
通过首批示范项目的建设投产,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相关技术与产业均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业内看来,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发电装机规模仍然较小,作为一种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整个行业仍存在诸多瓶颈。
金建祥表示,自2016年推出首批示范项目后,有关方面一直未明确光热发电下一步的支持政策。光热发电的价值还无法在现有电力市场机制下得到合理体现。
面对太阳能热发电发展瓶颈,金建祥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光热发电的战略定位,并规划一定装机容量,通过规划引导行业加大研发投入,适当扩大行业规模,推动光热发电成本的逐步下降,并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光热发电一定的补贴,给起步阶段的光热发电走向平价上网一个合理的缓冲期。同时,光热发电自带大规模熔盐储能系统,完全可以在电力系统中承担与抽水蓄能电站同样的角色,建议参照今年4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抽水蓄能电站实行的两部制电价政策,落实储能型光热电站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体现光热发电的独特价值。此外,他还表示,“十四五”期间,在风电、光伏装机规模集中、比例迅速提高的地区,可以布局建设一批“光热+光伏/风电”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以光热发电作为调峰手段,通过多种能源的有机整合和集成互补,缓解风光消纳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
在俞科看来,政策导向上应发挥光热发电的调峰特性,引导“光热+光伏/风电”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模式,深入推进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项目建设;完善跨区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并将销售电价模式向电源侧传导,体现光热发电的基础负荷和调峰价值,推动我国光热产业可持续发展。他还表示,通过乌拉特项目的示范,龙腾光热实现了集热设备的完全国产化和进口替代,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
作为该项目设计、工程管理、调试、运维方的中国船舶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依托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质量、装备制造体系优势,通过科研创新,开展了大量的首台套研制、系统集成创新和结构优化等工作,已形成光热领域的科研、设计、质量、工艺、供应链以及试验验证体系,并且中船新能成功将技术成果应用于该项目,创造了光热项目单日系统注油570吨的世界记录、单日注油38个集热回路的世界记录、集热场一次流量平衡调节精度的世界记录、全球首创太阳能化盐实现220吨/小时的最快世界记录(传统天然气化盐约40吨/小时),拦截率、光热转换效率等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业内人士普遍对后续国家光热政策支持非常期待,认为这将引导中国光热发电产业加速规模化降本、加快科研创新和技术迭代,建立光热发电领域领先全球的产业和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