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度】航运市场冰火两重天:船公司赚翻了,货主紧急起诉
记者 | 白帆
编辑 | 沈霄戈
一边是船运巨头不断调高对下半年的盈利预期,一边则是货主们用尽浑身解数也难敌一路飞涨的航运价格,这让处境截然不同的双方站在了对立面。
近日,美国一家公司作为托运人(即货主)指控地中海航运公司 (MSC)和中远海控操纵航运价格、拒绝履约托运货物。但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尚且没有证据证明航运公司串通涨价。
上述案例说明货主们面临疯涨的航运市场被逼急了,其背后反映的问题是,持续上涨的航运价格以及一箱难求的窘境,正在严重挫伤这些货主们的生意。
货主被逼急了
前不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家居用品企业MCS Industries,通过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指控地中海航运公司 (MSC)和中远海控(COSCO)“不公正和不合理地”剥削客户,并串通操纵市场,同时,航运公司停航等行为会造成“人为稀缺并提高现货市场的价格”,从而降低运力。
据了解,一些货主通常会与航运公司签订长期合同。而MCS指控称,两家航运公司合约规定的一小部分舱位,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高价的航运市场购买舱位,由此导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
虽然该公司仅举报了两家航运公司,但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在近期对全球9家集装箱航运巨头都进行了审计,以调查他们针对托运人收取的附加费是否合法合理。据悉,相关调查小组将于9月2日提交中期报告,12月2日提交最终报告。
这一问题起源,与前段时间航运公司纷纷收取附加费相关。今年5月份盐田港出现拥堵的情况后,马士基、赫伯罗特、MSC、Ocean Network Express(ONE)等多个船运公司纷纷制定了收取滞留费、拥堵费等附加费用的新政策,而且不断更新,增加数额,这成为近期航运价格上涨的关键。
比如从8月15日起,地中海航运公司(MSC)运征收亚洲到北欧的服务中断附加费SDS,具体费用执行标准将另行通知。达飞集团也从8月15日起,征收从东北亚、东南亚、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至英国利物浦(GBLIV)的拥堵附加费PCS,征收的标准为150 美元/TEU,并从9月5日起,征收至南美东超重附加费OWS,征收的标准为300美元/20尺干箱。
赫伯罗特也多次上调费用,近期再次上调跨太平洋航线的增值附加费,上调幅度为每20英尺集装箱上调至4000美元,每40英尺集装箱上调4000美元,8月15日生效。
此外马士基宣布从2021年8月16日起征收至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旺季附加费PSS,征收标准为所有20尺柜750美元,40尺柜1500美元,45尺高柜1500美元,征收范围包括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到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港口的所有货物。另外,9月1日起,马士基还将调整新加坡港滞箱费和滞港费。
货主和航运公司之间的对立,也正是因附加费的收取而开始加速。面对附加费的频繁上涨,货主要么接受附加费,要么放弃舱位。但接受附加费便会导致运输成本大大增加,MCS首席执行官Richard Master对外表示,从亚洲到西海岸的进口集装箱成本从此前的2700美元/40FT 飙升到15000美元-20000美元/40FT。他还指出,MCS在亚洲的业务价值1.2亿美元,运输成本一夜之间增加了3000万美元-4000万美元。
对于收取附加费所造成的市场变化,航运公司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发展造成的,而非故意为之。丹麦海事咨询公司VespucciMaritime首席执行官拉尔斯·詹森(LarsJensen)在某社交平台上表示,如今空运领域所面临的运价上涨也进一步证实,是市场需求因素导致的航运价格不断上升,而不是像一些托运人所指控的由航运公司串通涨价。
但不可否认,在整个航运市场价格疯涨的一年多以来,航运公司是最大的受益方,一举扭转了以往常年亏损的局面,一个季度就赚足了过去几年的利润。近日,全球第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发布了今年的二季度财报,该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65亿美元,投资资本回报率 (ROIC) 在过去12个月为23.7%。此外,达飞集团、中远海控等全球几大航运公司,第一季度的财报均实现了暴涨。
买船还是停产?
航运价格上涨的情况仍在持续,一些观点认为这种情况甚至可能会持续至2023年。
“以前从国内往智利的航线中,一条柜子3000美元,最便宜的时候只有400美元,现在报价已经涨到了16000美元到18000美元。”提起近期的航运价格,义乌一位做外贸的厂家沈强如此说。
沈强表示,面对航运公司的涨价,自己作为托运人也没什么办法,即便是航运公司要收取附加费,也没有反驳的余地。
但这样的涨价速度还是让沈强有点吃不消,虽然航运的成本主要由沈强的客户买家来承担,但运输成本的上涨让沈强流失不少订单。
沈强已经从事外贸出口有10年之久,之前从未经历过如此大幅的涨价潮,他表示,受这一情况影响,不少买家取消了订单,预计今年的产能比去年将减少一半以上,“往年都是5亿多美元的产能,但今年可能只有两三亿美元。”
他还指出,那些产品价格更为低价的商家会有更大的压力。实际上,已经有货代开始表露出不愿接受低价值产品的运输订单。“现在装柜的都是优先满足重要客户,能少装尽量少装。”一位货代工作人员在同业信息分享群中如此说道。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货主要想预定到柜子,比以往更加困难。“现在你去问装柜的同行,基本都说没位置,以前周二去问还是要多少有多少。”这样的情况让货代们也感到不可思议。
在航运公司纷纷涨价的同时,依托与航运公司关系的黄牛纷纷出动,拿下集装箱和舱位,转手就能卖个高价格。即便如此,很多货主仍旧愿意承担,只要货物能发出去。这让市场变得更加混乱,由于倒卖集装箱的利润更加好赚,因此一些手上有柜的货代也开始不愿意承接运输业务,更倾向于直接到卖集装箱,“直接倒卖柜子就能赚2000美元。”一位货代如此说。
受这一现状的影响,航运班次延误成为常态,也挤占了不少运力。航运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Alan Murphy表示,港口拥堵和船期延误挤占了主要贸易航线上的大量运力,因此,集装箱班轮运营商当前无法为航线提供足够的运力,这正是目前各方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全球近9.6%的运力被船期延误占据,这意味着在2021年6月有260万TEU的名义运力被挤占。
一些航线还有更夸张的情况,Flexport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上海经洛杉矶/长滩港到芝加哥的运输时间从35天增加到了73天,一个集装箱需要146天才能回到始发地,相当于运力减少了50%。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如果货主要订舱发货,一些欧洲和美国航线,可能要提前一个月才有可能排上号。
面对新冠疫情、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运价飙升、准班率下降等问题,一些有财力支持的公司开始成立自己的航运公司,以解决眼前的难题。
美国第二大零售商、第三大进口商Home Depot近期宣布自己租集装箱船专门用来运输自己的货物。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保障运输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控运输的成本。但做成这件事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以支付不断高涨的货轮租金,同时运输、清关等各个关节都不是货主所擅长的。
还有一些货主显然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当下,新一轮的涨价潮有增无减,部分航运价格已经超过了货品的价值,因此一些货主干脆就不发货了。对此,中国远洋海运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鹏指出,运价大于产品的价值本身,这就有巨大的弃货风险,需根据物流的效率,来适当调整自己的生产。
未来涨势如何?
目前多个行业报告显示,今年的航运运价还将继续上涨,集装箱短缺问题仍会存在,甚至到2023年都很难缓解。
目前,中集集团、DFIC和CXIC这三家中国公司生产了全球约八成的集装箱,面对市场需求,集装箱的产量急剧上升,预计今年集装箱运力将增长 6%-8%。但即便如此,集装箱的生产仍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便是,黑天鹅事件频发、港口拥堵,集装箱回流难。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中欧班列、空运以及内贸的航运市场,都直接受到波及。目前,由于不少船公司集中力量冲进国际航运市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从内贸航运市场中抽调走很多运输船舶,导致内贸航运运力收缩,运价上涨也在持续。
“现在一班船一个价格,经常在变化。以营口到广州的航线为例,以前20英尺的集装箱在旺季的价格也就是3000元,淡季的时候1000元多一点,但现在的价格已经到了5000元左右。”一位辽宁营口的货代介绍说,“像中远海运这类国企对价格还是很克制的,但如果私企还在涨,整个市场也将陷入涨价的大趋势中。”
随着价格的上涨,不少客户开始选择铁路运输。国际贸易市场也一样,中欧班列的生意愈发火爆。
实际上,在正常运输市场中,航运价格原本是最便宜的,有数据显示,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完成的。
但如今,海运的价格甚至超过了中欧班列价格,不少托运人便开始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352列、同比增长8%;运送货物13.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这是自2020年5月起,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而在航空货运市场,“一舱难求”的情况也在加剧,尤其在前段时间,由于印度暴发大规模新冠疫情,从广深地区出发到印度的航线基本要提前一周订舱。一位做跨境电商生意的商家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两个月前的空运价格还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还有降价的情况,但这段时间以来,空运价格在不断上调。
运输市场的价格的全面上涨,让商家的运输成本急剧增加,而这最终将反映到物价上。出面指控航运公司的家居用品企业MCS Industries对此指出,运输成本的增加,最终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并将导致MCS运营的行业出现20%-40%的通货膨胀。
目前,一些厂家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商品价格。全球日化用品巨头宝洁公司前段时间在公布财务数据时指出,受大宗商品成本上涨和运费上涨的叠加因素影响,宝洁公司增加了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亿)的税后额外成本。因此,宝洁将于今年9月起提高美国地区婴儿护理、女性护理和成人护理产品的价格。
(文中沈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