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丽爽 阎彤
9月6日上午,2021“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开幕式暨“星耀海淀”人才峰会举办。现场发布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才资源统计报告(2020)》,这是全市首份区级“人才资源白皮书”,科学测算了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和各支人才队伍数量,全面反映了海淀区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和未来需求情况。
“什么人算人才?根据上一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选华介绍。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将视为学历人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经过认定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视为非学历人才。两者相加就是人才总量。目前,在全市16个区里面,海淀是首个开展人才资源全面测算的区。
海淀区人才主要有8个特点:一是人才规模大。经测算,到2020年底,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为197.6万人,占全市四分之一。海淀是全国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
二是人才质量高。海淀区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73.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与美国硅谷持平;特别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区,这一比例高达88.1%,比硅谷还要高。高学历成为海淀区劳动者的主要特征。
三是人才结构合理。海淀区六支人才队伍中,包括中央单位、市属单位在内,党政人才有2.5万人左右,规模一直很稳定。最多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为178.1万人,占全区人才比例为90.2%。高技能人才有13.8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比例34.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有1.4万人,占全市的18.2%。
四是人才贡献突出。经测算,2020年海淀区人才贡献率为64.3%,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9个百分点。这也充分说明近年来促进海淀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是创新驱动,是依靠人才和科技进步驱动。
五是重点产业人才集聚度高。当前,海淀区第三产业占比很高,达到了92%,与纽约市水平接近。2015年以来,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20年,第三产业人才数量达到了182万人,占全部人才比例为92.1%。信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处于海淀区“龙头”产业地位,2020年人才总量分别为53.7万人和20.8万人,占人才总量比例为27.2%和10.5%。教育业人才基本在18万人左右,充分发挥了人才强教的作用。金融人才维持在5万人左右,约占全市十分之一,为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是人才区域分布合理。海淀区下辖22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镇政府,经测算,海淀区各街道(镇)从业人员和人才数量排名前三位的是上地街道、中关村街道、海淀街道,占全部人才总量超过四成。
七是人才活力充分绽放。2020年海淀区非公单位人才总量120.4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六成以上,中央单位人才总量33.7万人,地方单位人才总量43.6万人,中央和地方单位共占人才资源总量的四成。
八是人才强区特征显著。海淀区人才资源总量占北京市的1/4。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是全市的1.8倍,创新动能强劲。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领先全市5个百分点,推动技术创新能力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人才质量高的特点突出。同时,海淀区持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全市高6个百分点。海淀区人才贡献率为64.3%,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表明海淀区人才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