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必须是中阿关系的总逻辑。
阿富汗塔利班星期二宣布组成临时政府的首批人选,一批塔利班的资深成员担任了临时政府的要职,穆罕默德·哈桑任代理总理,不久前来天津访问的巴拉达尔任代理副总理,遭到美国1000万美元悬赏通缉的小哈卡尼任代理内政部长等。
西方舆论对这个临时政府普遍进行了它“未显示出包容”的非议,不过塔利班强调这只是新政府的首批人选。会不会有塔利班之外的政治力量代表出任阿新政府的一些非安全领域的部长,将成为下一步被关注的焦点。
塔利班近日反复表达对中国的信任,希望中国参与阿富汗重建,不过同时塔利班也向美国和西方伸出橄榄枝,塔利班致力于重建国内经济和重塑自我形象的意愿已经相当明确了。不过塔利班政权要想在人权等问题上“达标”并获得美国的支持乃至外交承认,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面临如何与塔利班相处的综合考验,我们的阿富汗政策肯定会是国际关注的一个焦点。中国人首先要搞清楚,塔利班向我们示好,这是中国当下的一个优势,它是中国多年来奉行稳健外交政策和强大国力共同带来的。美国眼下对塔利班的敌视不应对我们的阿富汗政策形成牵制。
中国的国家利益要求我们应积极影响阿富汗的重建路线,推动那个国家实现和平,坚决远离恐怖主义,奉行温和、包容、稳健的社会政策。但中国的这种影响不会是强力干预式的,而要把利益作为驱动力,并且确保中国不能“陷进去”。相互尊重和互利合作必须是中阿关系的总逻辑。
美国和西方舆论针对接下来的中阿关系发出大量声音,它们背后的心态极其复杂。美国在阿富汗吃了大败仗,又羞又恼,对中国还充满妒忌,他们现在恐怕还谈不上有对阿富汗未来的清晰思路。
美国舆论有过中国填补美军撤出后“真空”情绪复杂的议论,可以说他们既担心中国扩大影响力,又希望阿富汗接下来成为“埋葬中国的坟场”。他们近来提过去总是质疑存在的“东突”很勤,是真的很期待“东突”的事情能把中国和塔利班的关系绊住,导致双方一系列冲突。
只要中国清醒,实事求是,我们就一定能够处理好与塔利班执政的阿富汗的关系,既守住包括反恐在内的底线,又为中阿关系开拓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新空间。
美国在阿富汗烧了两万多亿美元,其实那些钱并非花给了阿富汗,而是消耗在了美国自己的野心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即使把阿富汗纳入进来,它的投资也是有限的。中国在阿富汗没有地缘政治野心,因此我们不可能像美国在阿富汗的所作所为那样贪婪,那样蠢。
近日美方怀疑中国将“接管”其在喀布尔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表达的是很酸的情绪。这种“接管”就是典型的美式介入思维。中国人理解阿富汗人反抗外国军队的民族情结,才不会像美国那样浩浩荡荡、大包大揽地进入阿富汗,用“获得”一个空军基地带出自己与之相配的投入,把阿富汗真的变成“中国的问题”。
阿富汗是中国的邻国,那里的局势走向的确关系中国的利益。但我们愿意相信,中国的阿富汗政策从设计到执行都将浸透东方大国的智慧和稳健,它将超乎很多美西方精英的想象。(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原标题:发展中阿关系,中国不会掉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