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伸农产品加工链 河北馆陶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邯郸9月14日电(记者 王天译) 黄瓜提取物制成了面霜,一颗黄梨延伸出几十种产品,艾草经过千锤百炼,做成棉被畅销各地。9月13日至14日,河北馆陶举办的“中国·(邯郸)馆陶乡村振兴大会”上,琳琅满目的农作物加工延伸产品,让中新网记者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馆陶县“黄梨小镇”,一位正在做黄梨推广直播的年轻人向记者展示丰收的黄梨。王天译 摄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位于黑龙港流域,该流域曾是河北省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三大片区之一。近年来,馆陶县根据自身情况,深挖特色农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子,先后荣获中国蛋鸡之乡、全国优质黄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30余项国家级殊荣。
为探索科技对农业生产、乡村振兴的融合带动,馆陶县举办了“中国·(邯郸)馆陶乡村振兴大会”,多名专家学者和邯郸市各区县代表走进乡村,通过论坛交流和实地考察,共谋乡村振兴新方法。
馆陶县“黄瓜小镇”,温室大棚内,各个品种的黄瓜茁壮成长。王天译 摄在馆陶县“黄梨小镇”,万亩黄梨挂树梢。当地将一颗黄梨,开发出梨汁、梨酒、梨醋、梨干等几十个品种,带动9000多名农民致富。在“黄瓜小镇”,1000多个温室大棚所产黄瓜日均交易量40万斤,以本地黄瓜为原料研发的系列化妆品累计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带动农业发展,成为众多与会者的共识。“多肽产业,即将成为河北产业结构转型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发酵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马涛说,通过从普通农作物中提取功能肽,可让普通食品原料原本5-10%的利润率提升至100-300%的利润率。
“未来5年,全球植物肉市场规模将达近300亿美金,年均增长超过15%,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植物肉市场。”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刘新旗说,目前我国植物肉行业正处在萌芽期,行业起步晚,产品技术含量低,植物肉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江宇、中国农业大学药用及食用真菌研究室负责人刘庆洪等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科技及理论引领作用,进行了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