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明知会后悔也要追问到底,科学研究证明你并不是一个人

时间:2021-09-26 10:45:48 |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酷炫脑

明知道会后悔,却还是忍不住去做,甚至会花钱去买这个一定会后悔知道的答案,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01 人类与后悔

后悔,是人类经验的一个基本部分。

正如James Baldwin所写的:“尽管我们希望生活中没有后悔,有时还自豪地坚称我们从未有过后悔,但这其实不可能,因为我们只是一介凡人”。

Via:dribbble

后悔的表达在整个思想史中很容易找到,比如《旧约》指出后悔的内在含义是一种情感上的痛苦:“上帝后悔在地球上创造了人类;上帝的心很难过”。

鉴于后悔往往伴随着厌恶性的感受,以往的传统决策模型预测了人们总在努力避免后悔。但实际上,情况更为复杂。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体验:明知一定会后悔,却也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现在,由雷丁大学Lily FitzGibbon领导的一项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发现,打破沙锅背后的那些未知,其诱惑力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02 实验与后悔

研究人员采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 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BART)进行实验。

要求被试给电脑动画中的气球充气,被试给气球充气的次数越多,得到的报酬就越多。

但是,每个气球都有一个随机分配的“安全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气球就会爆裂,报酬就此清零。

Via:dribbble

被试会被给予不止一个气球,每一个气球都由被试决定充多少次气。

随后,电脑显示结果:要么气球爆裂(被称为“爆裂试验”),要么气球没有爆裂从而给被试带来奖励(“上岸试验”)。

在每个气球的结果出来后,被试可以选择是否需要得到“反事实信息(counterfactual information)”,即关于除当前结果外其他可能结果的反馈,从反馈中他们可以得知每个气球的安全限度以及相应奖金;此外,被试也可以选择不需要得到该信息。

重点是,被试知道由于气球的安全限度会在不同气球中随机变化,所以这些信息不能帮助他们在后续任务中的表现。

与此同时,被试需要在得知气球结果后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从悲伤到高兴,并指出这种情绪状态在收到反事实信息后是否有变化。

03 实验结果

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试寻求反事实信息的频率,以及它的情绪影响。

他们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上岸试验”上,即气球没有被充破的情况,因为研究人员预计这种情况会明显引起后悔。

Via:giphy

因为,“上岸试验”中的反事实信息通常意味着错过了机会,错过了可以给气球充更多次气、从而获得更高奖励的机会。

结果显示,被试在“上岸试验”中经历了后悔:他们在收到反事实信息后情绪明显变差,而且不出所料,错过的次数机会越多,被试的情绪就越差。

但是,即使这些信息会引起后悔,被试的好奇心还是很强,这一点可以从实验数据中看出:

基本上,“上岸试验”中被试有46%的概率会要求得到反馈,甚至在一项重复研究中发现这一概率达到71%。

引人注目的是,被试甚至愿意花钱来得到反事实信息。

尽管当信息是免费的时候,被试要求得到信息的概率较高,但当他们不得不为之付费时,他们仍然有18%的概率会在“上岸试验”后要求反馈。

同样地,在被试需要付出体力才能获得反事实信息的实验中,他们大约有一半的概率要求反馈。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去抵制获悉错失机会的冲动是多么困难。

此外,在“上岸试验”中被试对于反事实信息的好奇心也对他们的后续表现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收到反馈后,被试会在随后的试验中承担更大的风险,而这对赢得分数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当获得的信息使被试进行很大的行为调整时。

这突出了一个可能与赌博问题有关的机制:对反事实的好奇心会加剧有害的赌博行为。

Via:dribbble

虽然生活中的许多后悔都与我们在独自行动中犯下的错误有关,但作为社会人,我们也不断为与他人的互动而烦恼。

当然,BART是一个抽象的范式,所以该研究不能用于谈论更多社会性质的后悔。

虽然这是一个有待未来研究的问题,但本文所揭示的反事实好奇心的力量可能表明,我们许多人都有一种病态的好奇心来让自己经历各种形式的后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