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共生保障健康 陈竺詹启敏李劲松等院士呼吁更多“中国方案”
科技创新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临床资源丰富,在诊断、治疗和医学转化方面的潜力巨大。近年来借助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交叉学科正在加速推动生命科学走向前沿。
科技创新推动“0-1”突破
在周末举行的2021世界生命科技大会上,专家院士们对于科技进步如何推动中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表示:“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以及对于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等重大问题上,我们依然乏善可陈。”
陈竺表示,中国在物理、化学、纳米、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近年来取得的科学进步举世瞩目,也为学科交叉推动生命科技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数字医学、数字诊疗等前沿学科也正在推进中。
他呼吁生命科技界联合加强前沿性、原始性等科学攻关项目,集中力量攻克人类健康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在生命科技的基础研究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更多原创性的成果;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疑难复杂疾病防治、先进医疗技术研发和药物研制,以及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步,推动科技成果全球共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分子生物学专家詹启敏表示:“我们已经在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等方面向全球提供了’中国方案’,但是现在的’中国方案’还不够多,归根结底是我们的临床研究还是不足,这方面科技创新的能力还需要加强,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詹启敏在刚刚颁发的第八届“树兰医学奖”中,与廖万清院士和王琦院士共同获奖,他长期从事肿瘤免疫相关的转化医学研究。詹启敏表示,中国在应对“重大慢病”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很多挑战。
所谓的“重大慢病”,不仅包括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也包括恶性肿瘤。詹启敏表示,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刚刚突破40%,仍然大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他援引数据称,一些欧洲国家的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至80%。
多学科交叉推动生命科技发展
詹启敏认为,医学发展两大重点,一是科学创新,二是多学科交叉。“我国的医学发展从0-1的转化能力不足,产业化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也仍有差距;其次,大型医疗装备的研发能力不足,在很多大医院里,包括核磁、彩超、CT、PET-CT加速器、手术机器人、微创器械等重要装备仍然大多贴着国外的标签。”詹启敏表示。
他强调,中国应该向全球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尽管我们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任何一个疾病的治疗都有它的路径和标准规范指南,但是现在的大部分也都是参考发达国家的。这说明我们临床研究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詹启敏说道。
“开展临床医学的研究,是因为人们对于疾病的了解还不够。”詹启敏表示,“人类对于疾病和生命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尽的。全球至今每年肿瘤导致的死亡仍然能达到上千万人,我们在早诊早治方面做得还不够,这些研究就是从0-1的研究。”
他建议从遗传学、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等方面着手,了解疾病发展的基本机制,然后从细胞生物学、组织器官的病变,再把患者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多组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物治疗、影像学、智能医学、计算生物学等将成为医学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詹启敏表示,“此外,声学组学、基因编辑、人体微生态、精准医学、液态活检、多模态跨尺度系统等,对于把患者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还强调多学科的交叉的重要性。“医学是一个大平台,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光学电子、纳米技术、大数据都可以在医学这个平台上进行。”詹启敏表示,“这些新技术听上去好像是拉大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距离,但是优秀的医者在拥有精湛的医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同时拥有深厚的医学人文底蕴。”
今年刚刚评为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李劲松,也曾是“树兰医学奖青年奖”的获得者,他在世界生命科技大会上谈到中西医结合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我认为中医是最早的精准医学,也是复杂的医学,因为它强调因人而异;而西医更多强调的是疾病,是通过技术把复杂医学简单化的过程。这两者缺一不可。”李劲松表示,“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中西医结合,用中医的理念,用西医的技术和方法,去探索生命的本质,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