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骗补”到“盗脸” 小鹏汽车最近到底是怎么了?
DoNews汽车12月15日消息(邵志超)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值得一提的关键词就是维权,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汽车厂商,从车展到各种“门”,各类投诉维权事件层出不穷,花样种类也很多,此前特斯拉、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都摊上了事儿,如今到了年底则轮到了小鹏汽车。
近日,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此次事件主要是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汽车)购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22台安装在旗下门店,以此统计进店人数并分析男女比例、年龄等,仅今年上半年就采集了人脸超过43万张,涉及5个直营店及2个加盟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每个人的人脸识别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应依法受到保护,小鹏汽车被处罚的原因是:“其在收集人脸数据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在法律上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和个人信息等依法应该得到保护的私人权利。”
对此次事件,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小鹏汽车对本次行政处罚表示完全服从,并且已通过内部自查自纠工作主动撤下了所有的采集设备,此前采集的全部人脸识别数据也已经全部删除”。
小鹏汽车还强调:“小鹏汽车不存在泄露或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仅通过客流到访量等非个人关联的数字数据作为经营状况的参考,此次事件的发生只是因为对法律条款的不熟悉,误购并使用了第三方产品,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这是小鹏汽车的管理失误,有意思的是,小鹏汽车的上一次失误就在不久前。
前不久小鹏汽车刚刚爆出小鹏P7加价提车骗取补贴的事情,对这起事件小鹏汽车官方的回应也是“公司管理出现重大失误”,如今“骗补”的事情还没彻底结束又陷入了“盗脸”的负面舆论当中,真正做到了无缝衔接。
话说回来,小鹏汽车能在短短半年时间就收集43万个人脸数据,效率确实非常高,收集了这个人脸识别数据之后,消费者只要进了其中一家店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编号,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了几次,门店都会知道。
小鹏汽车的本意可能是想改善接待流程,更好地服务于到店客户,也很可能是寻找潜在买家,主动进行精准推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小鹏汽车自己说不熟悉法律法规我是真的不信,其大概率其实是想钻法律的空子,只不过被抓了个正着。
事实上,小鹏汽车并不是第一家因此而收到惩罚的车企,早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就有包括包括宝马4S店等20多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被曝光,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小鹏汽车知法犯法基本实锤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鹏汽车搜集的人脸数据的数量超过了此前宝马的100倍,只罚10万确实属于从轻发落了。
总结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很多的隐患,尤其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人脸识别技术更是一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让你倾家荡产,这个技术如果被不法商家利用对普通消费者来讲隐患确实非常大。
小鹏汽车此次的事件DoNew汽车认为和之前的各类事件一样,绝不仅仅是由于管理失误导致,所有的服务都不应该建立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之上,对于小鹏汽车,我们也希望这类的“失误”以后能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