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免开颅脑机接口获近亿元投资,但消费级商业化可能还得等十年
1月11日,国内脑机接口公司脑虎科技宣布,已经获得总规模达97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主要投资人包括盛大、红杉资本。
据介绍,脑虎科技依托中科院科学家团队,聚焦全球范围内稀缺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研发,该公司开发的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采用柔性电极,使得“脑机接口”技术更加接近临床转化。
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陶虎表示:“脑机接口核心挑战是如何在最大限度利用大脑和最低限度损伤大脑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真正意义上的脑机接口,只有通过和神经元细胞直接连接才能实现。有创脑机接口是一个门槛非常高的研发,中国迫切需要有这方面的自主核心技术。”
“脑机接口”是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通路,该技术不仅是神经修复最有效的工具,也是全面解析认识大脑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国际脑科学最前沿研究的重要工具。
据介绍,使用这种“免开颅微创植入”技术,研究人员在小鼠的头顶轻轻开一个直径比毛孔还要细的小孔,并将一根细如发丝的柔性电极插入小鼠的大脑中。别看这根电极仅有1.5微米的厚度,但它能集成上千通道的信号通量。信号通道越多,采集的信息量也越大。
微系统所团队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目前这种“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已应用于鼠、兔、猴等多种动物模型,并能够实现术后30分钟内的急性信号采集,以及长达8个月的稳定神经信号跟踪。
另外,整个植入过程已经能够由自动手术植入机器人完成。机器人能通过脑立体定位仪以及可视化电极在脑谱图的位置,精准找出所需植入脑区,并实现10微米级别精度控制,还能节约80%的植入时间成本,植入尺度小于输液针孔口径。
除了前端的柔性电极以外,整个“脑机接口”系统还包了中端转接单元、后端脑电信号采集传输模块以及生物兼容封装材料。其中脑电信号采集传输模块集成多块脑电专用处理芯片,能够实现脑电信号高速率、高稳定性数据传输。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包括脑机接口、虚拟现实在内的一批前沿“硬科技”已经被写入《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脑机接口技术也是中国“脑计划”的重要部分,根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家对“脑计划”项目年度拨款经费预计超过31.48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科技,侵入式有创脑机接口技术在帕金森、重度瘫痪等疾病领域的治疗已经取得成效。马斯克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创立的Neuralink的最新进展时表示:“我真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帮助四肢瘫痪的人彻底地站起来,这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虎也表示,有创脑机接口现在可以帮助治疗病人,比如脑外科手术中更精准的脑区定位;帮助瘫痪病人实现意念操控机械手、外骨骼,完成吃饭、弹钢琴或行走;帮助失语病人解码语言。
但是他认为,脑机接口未来最大的应用在于增强健康人大脑功能的消费级应用。“关键在于有创脑机接口消费级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是否压倒式地大于植入的风险。”陶虎解释说,“这就有点像手术治疗近视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是因为手术手段越来越先进,风险和创伤越来越小,效果越来越好。”
盛大集团和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陈天桥是脑虎科技最早期的投资人,也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了该公司每一轮的融资,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
陈天桥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别的投资人听到陶虎说10年才能做出消费级的脑机接口后就不投了,我跟陶虎说,我给你20年时间做。只要钱花得有目的,即使很快花完,我也愿意源源不断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也在拓展。国内脑机接口公司强脑科技(BrainCo)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正在聚焦教育、医疗、大健康和人机交互产业。
强脑科技创始人兼CEO韩璧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公司正通过无创手段探索使用脑机接口技术对自闭症和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我们现在用多模态的信息传感技术,来直接采取大脑信号,以提高抑郁症筛查的准确性。”他说道。
但无论是有创或者无创的脑机接口技术,都仍然面临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在调控人的思维、语言、情绪等方面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相当远的路要走。目前来看,无论是侵入性的还是非侵入性的脑机接口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侵入性的脑机接口记录信号的电极如何与生物体相融,然后再从生物体当中把有用的信号解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