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货节上的“故乡味”
作者丨代聪飞从乡村电商出发,走到一线城市,用户突破8亿。完成这个“小目标”,拼多多用了六年时间。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拼多多正成为越来越多一线城市白领电商购物的选择。尽管如此,五环外崛起的拼多多从未忘记起点,而是一直在反哺“故乡”:打通城乡界限,将乡村好货卖到城市,让乡村经济受益,让城市享用到曾经无法触及的好货。
伴随春节临近,拼多多近日正式启动“年货节”。期间,拼多多以最高补贴比例达60%的“百亿补贴”资源助力消费者,并开启“好年货不用多等”24小时急速发货通道。
在拼多多年货节负责人看来,年货节不是简单的“大促”,置办年货是每个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在居家百货、美妆服饰、数码家电等全品类大促的基础上,平台将贴合节日需求主打品质农货。
“持续匹配城乡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年货需求,通过‘城乡年货共享’,推动各个产地把握年货销售旺季,开拓全国市场,是我们全力激发和匹配这股春节新消费浪潮的目标所在。”上述负责人表示。
电商搭桥:洪湖莲藕成年货节爆款
在拼多多年货节上,从不缺乏“貌不惊人”的爆款产品,湖北洪湖莲藕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款。
“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稻谷香。”这是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描述的场景,其中的菱藕正是指湖北洪湖盛产的莲藕。
在当地,种植莲藕有超2300年历史,然而,囿于渠道有限,洪湖的莲藕销量一直有限。直到近年来,乘着电商东风,洪湖莲藕才开始远销全国各地,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造就了美味而又营养丰富的洪湖莲藕,其具有香、脆、清、利等特点,炒食甜脆,煨汤易粉。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长江的鱼,洪湖的藕,才子佳人吃了不想走”的美名。
伴随电商的快速发展,洪湖莲藕通过线上零售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一批忠粉。消费者的忠实拥护,让洪湖莲藕走向全国各地,也使莲藕产业链上的商家获得了红利,华贵食品集团和洪湖市杰森水产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7年在拼多多上开店的华贵食品集团,目前在拼多多上拥有4家网店。据华贵食品集团总经理杨福源介绍,借助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辟了华北、华东、西北等许多新市场。销量增长也非常快,去年的全网销售量已经突破亿元。
2020年才在拼多多上开店的洪湖市杰森水产有限公司,发展迅猛,在拼多多也已经有4家店铺。杰森水产总经理张小风表示,目前其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日均销量在5000单左右,去年全网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谈及洪湖莲藕的销售情况,张小风坦言,“洪湖莲藕卖的很火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除了新鲜莲藕以外,厂商们还积极进行深加工,将莲藕产业链做长做细。华贵食品集团研发出了真空包装鲜藕、袋装藕汤、野藕汁等产品。杨福源表示,这些产品都是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比如,由于鲜藕很容易腐烂,公司通过对保鲜技术的突破,开发出真空包装鲜藕,延长鲜藕保质期。
杰森水产也成功开发出桂花坚果、羹红枣水果、低卡代餐等系列藕粉产品。张小风透露,目前公司还在联合科研院校等进行新产品研发,未来会有更多莲藕系列产品面市。
伴随莲藕产业腾飞,许多当地人也实现了增收致富。数据显示,目前洪湖市从事莲藕产业人员约有3.5万人。
“每月按时发工资,不会压钱,有时还会有些奖励。”从业者徐女士表示,她每日早上5点来工作,下午5点收工,一天天约刨130斤莲藕。一斤莲藕的工钱是一毛,因此每天能得约130元工钱。每月休息两三天,到手工资是3000多元。
另一位当地人万女士也表示,以前在种田,看到车间招工信息便来到了这里,“我的工钱是一斤一毛八,每天能砍约1000斤藕,月收入在5000多元,比以前种地强多了。”
科技助农:丹东草莓逆袭史
“过去几年里拼多多对农业领域的贡献主要还是在流通领域。”“那一步步往纵深走,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021年3月,在辞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时,黄峥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对此,黄峥自己在文中也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例子。比如,通过对农产品种植过程的方法的控制,对马铃薯、番薯、西红柿等的潜在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可靠有效的控制。
不难看出,黄峥所提到的例子是对农产品的研发,而拼多多也的确走在这条路上。在拼多多年货节上,不乏类似的“明星产品”,入选年货节的丹东草莓就用产品的蝶变诠释了科技的力量。
从默默无名到成为年货爆款, 丹东草莓用了30年。但事实上,丹东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草莓生长自然环境。然而,一开始,丹东种出的草莓并不好吃。
上世纪90年代,丹东东港草莓还处于家庭式生产经营状态,全市栽培面积仅2万多亩。生产出的草莓“瘪卡卡”,味道也不好。后来,东港市在长山镇组建草莓研究所,按出口种植标准、加工技术等标准执行,还从国外引进专家,使得东港在生产、管理等层面逐渐领先,所收获的草莓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现在的东港草莓大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设施之一,种植户抱团组建合作社,以极高的种植标准保障草莓品质,电商平台的加入又给这种完美的协作补齐了销路这最后一环。过去,草莓只能卖到辽宁本地市场。现在,借助电商搭桥,8亿消费者的年货清单上增加了一个新选项。
一颗世界一流的草莓,不仅让感官满足,也会让各方得利。先进的种植技术,成熟的合作社模式,加上新电商直连消费者的快捷,丹东草莓终于解开了春节销售的顶流密码,成为年货新宠。
而拼多多也不仅仅为以洪湖莲藕、丹东草莓为代表的农产品提供了产地直供(M2C)的销售渠道,还在科技助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0年,拼多多举办了首届“多多农研科研大赛”,让许多生产者大开眼界。丹东的马廷东表示,“通过上市时间反推,控制温度、水肥,就能更早上市,也能更晚上市,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受多多农研大赛启发,玖玖农场开始使用AI技术种植草莓。通过智能水肥、温控、植保等策略,何时施肥、施肥多少、是否需要降温或加湿,都可以交给AI,计算出最优解。
老一辈从业者从中获得了灵感,把丹东草莓远销到全国各地,而年轻的新一代也在深入参与其中,东港本地的“农二代”董希望和王秋都通过拼多多找到了“快船”。
依托拼多多“抗疫助农”专区,疫情期间,董希望的草莓避免了“烂在地里”的后果,每天卖到五六万斤。疫情缓解后,董希望的拼多多店铺粉丝超过了2万人。更年轻的王秋,今年入选了拼多多百亿补贴年货节,她们家的珍莓好水果生鲜旗舰店一度冲上草莓畅销榜第一名。
年货节上的年轻人
不止是董希望和王秋,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电商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故乡。拼多多的年货节上,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显得格外耀眼。
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当地的特色产品肉羊被搬上了新农人的直播间。
当地肉羊加工龙头溪源肉联厂销售总监周峰介绍,羊肉最关键的销售节点是年货节,这大半个月,卖得好,每天都是11.11。卖不好,那就是杀猪宰羊“愁”新年,是“愁”不是“酬”。
借助“直播+拼购+产地直发”的高速通路,金昌羊肉成为拼多多平台最受欢迎的爆款羊肉,客单价稳定在10斤300多元。
除了直播上的新农人,许多年轻人更是加入了整个产业的全过程。在“中国甜玉米之乡”广西横州,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为玉米的产销“开疆拓土”。
过去,横州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只有50亩。现在,线上销路打开后,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5.06万亩,位居西南地区首位。
在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彭楷看来,当地人才正逐渐回流,“过年返乡潮”如今已慢慢消失。“以前,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好男儿志在家乡。”彭楷这样说道。
27岁的黄轩毕业后曾到深圳打工,做了几年流水线工人。感觉离梦想越来越远的他最终选择了回老家种甜玉米,把甜玉米卖到线上,“发扬”到了广东。
与之类似,11年前,当横州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逆行者”秦宗暖辞去广东的工作,返乡务农,种起了甜玉米。秦宗暖牵头成立的鑫源果蔬,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了包括基地、深加工、青贮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全链条产业。通过拼多多等平台销售,秦宗暖的商品订单量达到近10万单/月。
甜玉米的故事是横州青年返乡创业的缩影之一。依托甜玉米等支柱产业及电商,越来越多新农人选择结束与亲人分离的生活,踏上返乡之路。
和秦宗暖、黄轩略有不同,两年前,何婷还是一名北漂,每天妆容精致、蹬着细高跟“哒哒哒”地走,期待着成为一名“朝阳群众”。两年后,何婷选择了回归,成为穿梭于玉米地的农妇们时常谈起的“小何”。
没有很多人离开北上广时的纠结,何婷利索地卖掉北京的房子,回到丈夫家乡——全国“果篮”广西南宁。何婷的团队一拍脑门,做了款小程序,搜罗各种广西土货在线售卖,被横州人称作“玉米大王”的秦宗暖是她试图发展的第一个客户。不过最终,何婷没说服秦宗南,反而被他“策反”。
在深入了解“拼购+产地直发”模式后,秦宗暖萌生直接触网之心。“直接下场卖玉米不香吗?”就这样,拼多多让两位新农人重新达成共识。
当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新农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隐藏在供应链里的“玉米大王”。去年以来,在拼多多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速上行的过程中,他们顺势而上,通过产地直发,让家乡的鲜玉米直连千家万户。
从湖北洪湖的莲藕到广西横州的甜玉米,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让身在异乡的年轻人尝到了故乡的味道,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从电商搭桥到科技助农,拼多多也始终保持着初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用户和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