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黄心怡)吉利造手机,又有新动向。
有信息称,吉利集旗下手机公司正与手机厂商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交易还在进行中,正在做尽职调查。
一位知情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证实,魅族正在寻求融资,而吉利与魅族也在接触中。但目前没完全谈拢的原因,可能在于收购价格以及对赌条件,魅族方面的要价较高。
吉利看中魅族“软实力”?
2015年,魅族曾获得阿里5.9亿美元投资。当时PingWest品玩爆料,这笔投资附有对赌协议,要求魅族2015年的出货量达到两千万台。不过,魅族和阿里均对此进行否认。
旭日大数据董事长孙燕飚认为,吉利拥有非常丰富的并购经验,而且此次涉及的交易价格估计有几十亿,吉利方大概率会要求魅族提供一个可执行的商业计划书,但这对于即将并购过去的魅族团队来说,会是一种煎熬。
在手机厂商纷纷宣布跨界造车的当下,吉利反其道而行之,转身走入手机市场。2021年9月,吉利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投资100亿进军手机领域。为此,吉利还在武汉成立了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并为手机业务招兵买马。
2021年10月,前小米首席miui架构师在其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将离开工作了11年的小米,加入到全新的吉利手机团队。此外也有消息称,吉利正从OPPO高价挖人。
对于造手机的缘由, 李书福曾表示:“手机业务对整个吉利汽车工业来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地提高。”
艾媒咨询创始人CEO张毅认为,从战略发展方向来看,吉利收购魅族是一种双赢。目前,魅族面临小米、华为、苹果等这些厂商的激烈竞争,卖身吉利会是比较好的归宿。而对于吉利来说,未来汽车厂商在智能终端的布局会是一体化的。也就是说,汽车终端播放的音频、视频等相关内容,和手机一定是无缝连接的。二者之间是有巨大的协同效应。
孙燕飚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吉利此次并购意在收购品牌、收购用户,构建车机互联生态。
“相比汽车,手机厂商所能覆盖的用户群体要高出几个数量级。未来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元宇宙时代,而拥有用户是关键。汽车会像手机一样变成新的智能设备,需要建立起服务内容与生态。而这个经验显然要从手机厂商学。”
另有相关分析指出,吉利看中了魅族的Flyme OS以及开发团队,以此来弥补“软实力”短板。
相比造车新势力,吉利等传统汽车厂商在软件开发能力上一直都有所欠缺。
2021年,吉利汽车推出高端智能电动车极氪001,但在车机软件方面被大量车主吐槽。包括黑屏死机、U盘读取故障以及导航定位失灵,中控大屏的蓝牙、收音机等功能处于卡顿无反应状态等等。
“极氪001车机最基础的保存设置都做不好 ,软件至今不升级。”有车主如此反馈。
目前,吉利在软件能力上的短板已切切实实影响到了用户体验。不过,正处于艰难求生期的魅族,真的能帮到吉利吗?
1+1难以>2?
有熟悉魅族的业内人士对这次收购直接表示出“不看好”:“目前魅族的销量下滑严重,体量已经跌到只有小几百万了,能否支撑吉利的手机梦暂时存疑。”
根据魅族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7年,魅族的年出货量为2000台。2018年起魅族不再公布销量数据。第三方机构赛诺的数据显示,魅族2018 出货量 948 万部。2019年,魅族位于深圳最大的专卖店撤店。 赛诺数据显示,2020年魅族的市场份额仅仅只有0.5%。
而在软件能力方面,“原Flyme团队的大量人才被挖走。魅族的能力极其有限了,说实话我并不看好这次收购。”该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此前消息,前Flyme视觉设计总监陈希2018年跳槽到OPPO,成为OPPO colorOS的设计总监。而曾主持并操刀了魅族所有软件产品核心设计的杨颜,也于2019年初卸任Flyme事业部总裁。
张毅指出,在手机领域吉利没有任何运作经验,而魅族目前也不是一个成功的手机运营商和生产商,所以这个“二加一”能不能等于二,甚至大于二,确实会有很多疑问在里面。
此外,不只是吉利正在向新能源赛道艰难转型,魅族自身也在转型阵痛之中。
2021年魅族宣布进军智能家居,并计划三年内成为中国高端智能家居前三。
在2022年1月举行的魅族冬季新品发布会上。魅族把发布会大部分时间放在智能家居和各种数码配件上,甚至卖起了棒球衫、卫衣、保温杯等周边产品,唯一的魅蓝手机则以配角的方式出场。
“后智能手机时代,可穿戴、智能家居成为了潜力市场。而对于想要开辟新战场的魅族来说,手机业务或许反而成为了包袱,弃之不行,但不丢也阻挡了新业务的成长。魅族可谓陷入了两难境地。” 孙燕飚说。
张毅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吉利收购魅族,未来能不能做好,关键在于成熟的管理运作、整个品牌的提升计划,以及更好的人才匹配。
并购只是一切的开始。不管是吉利,还是魅族,显然都需要一场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