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隆基阳谋落空?

时间:2022-03-03 15:47:17 | 来源:DoNews

文 | 布谷

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今年年初以来,硅片价格不断走高,光伏行业景气度升温。预期的光伏价格战并没有到来。

去年11月30日,隆基股份首次下调硅片官方报价7.16%-9.75%,两日后,中环股份跟进,且降价幅度大于隆基股份。全球第一、第二大硅片制造商,打响了光伏降价的第一枪,被不少行业人士认为是新一轮光伏价格战的开始。

彼时,坊间不少分析认为,降价背后是行业龙头隆基的“阳谋”,即通过降低硅片环节利润率,狙击上机数控、京运通等新硅片玩家入场的速度。

但如今这一“阳谋”已然落空。

截至3月2日,隆基在今年已经三次上调了硅片报价,其182硅片的价格涨幅超过11%。上游硅料的价格亦连续上涨了7周。

此前不少投资者担忧硅片领域卷入价格战,光伏行业将会“变天”。但伴随着硅料硅片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旺盛,这种担忧暂时消除。隆基和中环两大硅片巨头的股价也触底反弹,一切似乎又重新回到“风平浪静”的状态。

那么该如何看待2022年的光伏行业的基本面以及产业链的波动?

从开年光伏装机淡季不淡以及较高的年装机量目标来看,今年光伏产业基本面整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个最大的风险——硅料价格可能重回高位,供需再次出现错配。

而从更长期来看,当下的平静状态也不会持续很久,在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光伏价格战“虽迟必到”。价格战的时间节点将取决于上游硅料的供求转折点,届时将是新一轮行业洗牌的开始。

01价格战没打起来

各终端电站仍然愿意为高价光伏组件买单,因而能够顺利传导到硅片、硅料环节。

去年年底隆基、中环下调硅片报价,曾被认为是光伏行业关键的转折点,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诸如“全面价格战开启”、“行业变天”等表述也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为何短短两月时间内,硅片、硅料价格跌而复涨?

硅片企业的调价需要结合上下游博弈情况和下游接受度。去年硅片价格下调,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是硅料的降价。隆基和中环都分别曾对媒体表示,“硅料价格松动”和“硅料进入下行通道”是降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与硅料相比,硅片的下跌、止跌与反弹都要提前一些。

二是与下游需求有关。同样地,两家企业都曾向媒体表示,有刺激下游需求的考虑。对此,硅业协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也指出,降价主要是受到今年一月份(预期的)安装淡季影响,加上年底清库存,组件价格出现微调,降价进一步向电池、硅片端传导。

不过,自新年以来,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都发生了变化。

硅料价格方面,在市场的悲观预期中,硅料于2022年1月初止跌,并在1月26日开始反弹,从230元/kg反弹至目前的246.2元/kg,连涨七周。硅片价格也随之反弹。

市场需求方面,去年年底产业链价格的回调刺激了下游需求,导致淡季不淡。硅业分会在近期报告中指出“下游硅片企业在春节期间仍维持相对高负荷运转”。中环方面也回应媒体称,“下游开工率高,上游供应短缺,硅料、硅片价格保持同步上涨。”

归根结底,由于下游的旺盛需求,部分终端电站仍然愿意为高价组件买单,因而能够传导到硅片、硅料环节,带动涨价。

根据国际能源网统计的2022年央国企光伏组件集采情况(截至2月20日),2022年,光伏组件的中标价格普遍超过了1.8元/瓦,甚至有些中标项目超过了1.9元/瓦,接近2元/瓦。

据测算,1.8-1.9元/瓦的光伏组件价格,仅能支持约6-8%的下游电站端投资收益率。但即使收益不高,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央国企也得硬着头皮上,这背后有一定的需求刚性。

有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全年加上今年1月份拿到指标(路条)但尚未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总规模达到了250GW以上。但由于组件价格高影响电站收益,这些需求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推迟到了今年。去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仅为52.97GW,未达到此前预期。

02供需错配

2022年存在一个最大的风险——拥硅为王继续上演,供需再次阶段性错配。

从今年光伏装机淡季不淡以及海量待建的光伏电站项目总规模来看,今年国内下游的光伏装机需求非常旺盛。

彭博社报道, 中国光伏协会(CPIA)会长王勃华预测,预计中国今年增加的太阳能发电容量将达到75-90GW,同比去年将增长37-64%。他表示,随着政府加大实施再生能源政策,西部沙漠地区大规模太阳能发电设施正在不断建设,用于安装屋顶的太阳能发电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国际层面的利好因素也纷至沓来。在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向清洁能源的转型更加紧迫。如德国经济部就在2月28日提出草案,计划加速风能和太阳能的扩张,将100%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提前15年(至2035年)实现。此外,国际物流价格的逐步下降也有利于光伏组件出口。

因此2022年光伏产业基本面整体向好的趋势是确定的,但也存在一个最大的风险——拥硅为王继续上演,供需再次阶段性错配。

去年不少机构和专家预计,随着新建硅料产能的陆续释放,其紧缺现状将得到缓解,硅料价格会在今年下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据公开数据测算,2022年我国将会新增至少60万吨多晶硅产能,到2022年年底,国内硅料产能将会由50万吨增长至110万吨,等于产能翻了一倍还多。

但随着今年以来硅料价格不跌反涨,亦有不少观点认为,硅料供应在2022年会延续紧平衡局面,直到2023年才能得到缓解。

2022年国内硅料行业产能可以完全满足超过300GW需求的产出,但2022年底的硅片产能也会超过500GW,如果下游扩张得比硅料还要快,那么硅料价格还会持续坚挺。

国元证券的研报指出,虽然2022年硅料产能增速大于预期的光伏装机量增速,但“考虑到下游硅片环节集中扩产的情况下,新硅片产能采购开工的硬性需求,或放大硅料供需紧张程度,供给或仍然偏紧。”

如果拥硅为王的局面持续,这对于国内光伏产业链来说并不是好消息。一方面,高价硅料会抑制终端的装机需求。有可能会出现像2021年一样国内最终光伏装机量不达预期的情况。

另一方面,跟2021年一样,除了硅料企业业绩表现一枝独秀外,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企业的利润都会受到程度不一的损失。

可以看到,在2021年的硅料价格水平下,以爱旭股份为代表的电池片企业话语权最弱,出现了亏损;而一体化龙头如晶澳科技,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03命系硅料

如果说光伏行业短期最大的利空来自于硅料紧缺的话,那么长期最大的风险将来自于硅料过剩。

从警惕“全面价格战开启”到警惕“继续拥硅为王”,不难看出硅料价格的过快上升和下降都会给行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波动。

作为当下光伏产业链中最紧缺的环节,硅料的周期性变化影响着光伏行业的根本脉动。如果说光伏行业短期最大的利空来自于硅料紧缺和上涨的话,那么中期最大的风险将来自于硅料过剩和下跌。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界者跑步进入光伏赛道,加上传统玩家为巩固自己的江湖地位而进行大肆扩张,光伏行业已经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尤其是硅片、电池和组件环节。

虽然2021年硅片、电池、组件产能的产能均超过300GW,但是由于硅料紧缺只能满足180GW的需求,因此不少光伏企业只得降低开工率,并忍受高价硅料带来的利润损失。

但一旦随着硅料产能释放、价格下滑,并向下游的硅片、电池、组件环节传导,有可能再次出现激烈的价格战,正如2012-2015年的行业洗牌。而根据硅料企业扩张进度,2022年底至2023年初将可能是硅料价格剧烈向下的关键节点。

届时,光伏企业将不得不直面行业内卷、盲目扩张的后果。以硅片环节为例,虽然隆基和中环都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能够主动发起价格战,但利润的受损将不可避免,现有的库存也存在跌价损失。而其他硅片玩家则很有可能陷入到零利润和亏损的境地中。

据资深光伏分析师张治雨测算,如果2022年隆基手上有6-8万吨的硅料以各种产品形态流转,折合平均每千克150元的跌价,将为其带来90-120亿元的库存损失。

好消息是,在产业链降价的趋势下,光伏度电成本将大幅降低,未来几年的光伏装机量将会整体向好。下游的光伏电站运营商因此有望成为赢家。

同时可以预见,经过激烈洗牌之后,光伏行业又将重回巨头时代。不过,这个过程中注定是漫长且残酷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