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6日报道 据美联社乌克兰利沃夫3月15日报道,乌克兰总统呼吁外国志愿者加入国际军团抵御俄罗斯的“入侵”。那些被招募的志愿者说,他们经常在等待武器和训练,这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暴露的目标。这些志愿者现在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混乱无序
“纯粹是地狱:烈火,呐喊,痛苦。还有多得多的炸弹和导弹”,瑞典志愿者杰斯珀·瑟德尔如此描述13日亚沃里夫遭空袭后的场景。据乌克兰当局称,这个位于乌西部的军事训练中心遭俄罗斯导弹袭击,35人死亡。俄方称,实际死亡数字比这个更高。
瑟德尔说,他带领一群外国志愿者离开了这个基地,越过附近的边境线返回了波兰,他们中有斯堪的纳维亚人、英国人和美国人。
瑟德尔在波兰的克拉科夫通过电话对美联社记者说,他不知道当时有多少外国志愿者正在该基地接受训练,但估计有数百人。他曾在叙利亚与库尔德武装并肩作战,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武装分子。与瑟德尔不同,许多在亚沃里夫的志愿者以前都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
他们从其他欧洲国家、美国和其他地方来到乌克兰,一些人还没摸过枪,就已做好赴死的准备。他们希望获得装备、培训并做好战斗准备。
但一些人到了才发现,这里没有武器,没有防护装备,也没有适当的训练,缺乏组织和语言不通更滋生了混乱感。
俄罗斯威胁要将它所谓的外国“雇佣兵”作为打击目标,还称对亚沃里夫军事训练基地就实施了这样的打击。这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英国人马修·鲁滨逊来自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此前他一直生活在西班牙南部。他说:“现在很混乱。毫无秩序,如果你不是与一群消息灵通的人在一起,那么你可能很快就会陷入麻烦。”
虚假信息
鲁滨逊和另外几名志愿者在利沃夫郊区接受了采访,那里的外国作战人员正在接受训练和指导。
鲁滨逊最近才到乌克兰,现在他仍小心翼翼,试图理清头绪。他说,这里有“许多军团,许多虚假承诺,许多虚假信息”。另外,这里还有“巨大的语言障碍”,“这里有许多人从没开过枪”。
俄罗斯威胁要打击它所谓的“雇佣兵”,这使外国战斗人员面临更大的危险。俄罗斯声称,在13日对训练基地的袭击中打死了180名“雇佣兵”。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少将周一说,俄军将“毫不留情地对待乌克兰领土上的雇佣兵”。
他说,俄军正在跟踪外国战斗人员的动向,将再次发动打击。
瑟德尔对亚沃里夫基地遇袭的描述表明,这不是一次无差别的打击。
他说,俄军对该基地的轰炸不同于他经历过的任何一次轰炸,“他们完全知道应该打击什么,完全知道武器存放在哪儿、行政大楼在哪儿,所有的导弹都击中了我们的痛处”。
26岁的杰里科·斯凯来自蒙大拿州,曾在美国陆军宪兵部队服役。他表示,幸亏自己当时在基辅的一个临时基地等待分配武器,才躲过了乌西部的袭击。他仍对很快就能分配到武器抱有希望,也相信在严峻的形势下乌克兰人已经竭尽全力了。
他说:“我们身处战区,路上有小规模的交火,几乎每天都有炸弹落下来,而因为官僚作风和书面工作,我们至今没有领到武器,这令我们非常沮丧。”
北约国家已排除应乌克兰要求直接参战和提供防空的可能性,北约领导人说,这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斯凯说:“现在只有他们对抗整个俄罗斯军队。”他指出,俄当局已号召叙利亚雇佣兵加入俄武装力量。
死亡并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他说:“我非常清楚当前的形势,我将竭尽全力回到我的国家。”
人数不明
报道称,尚不清楚全球有多少人加入了乌克兰的国际军团。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曾说有1.6万名。这个数字无法得到证实,但根据在乌克兰和一些欧洲国家首都的采访,一支混杂的志愿军正在成形。
斯凯说,来自全球各地的志愿者与他一起在基辅,但他不愿透露具体数字,称这是“敏感信息”。
报道称,有证据表明,外国人对乌克兰事业的热情已经让至少一些乌克兰使馆不堪重负。在巴黎,包括学生在内的乌克兰志愿者站在人行道上,建议来自波尔多、鲁昂和法国其他地方的潜在战斗人员提交电子表格。
一名27岁的美国人在波兰边境说,他来自纽约州,是“比较成功的”企业主,曾在以色列伞兵部队服役。他说,他与乌克兰军方官员进行过直接对话。乌军方官员说,尤其是那些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人“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
他只告诉记者他叫亚历山大,他说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准备参战,作为一名前伞兵,他觉得自己有“绝对的责任”帮助乌克兰人民。他说,看到拉比应征入伍并配发AK-47步枪,才有了报名的想法。
一名为加入乌克兰国际军团而辞职的芝加哥警官哈里森·约瑟福维奇在利沃夫郊外接受采访时说:“(他们)正在那里犯下战争罪,数百万难民正在逃离家园。我知道,这里比芝加哥警察局更需要我。”约瑟福维奇承认,家人“认为我有点疯了”。
但英国公民马修·鲁滨逊强调,那些渴望亲赴战场提供帮助的外国人应该谨慎。
鲁宾逊说,“如果有人想到这里来,那么先组织起队伍来,给自己设置一些限制”,到这里之前先收集信息。他说:“因为你可能被仓促地分入一个军团,并很快被派往前线。”
他还说:“即使你出于帮助别人的善意,也很可能成为炮灰。”(编译/刘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