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业界 >

这些“相似”的地貌景观,你能分清几个?

时间:2022-04-20 11:46:04 | 来源:兵团日报

丹霞与雅丹、峡谷和U型谷、岩溶地貌和熔岩地貌……这些地貌景观到现在还分不清它们?今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相似的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丹霞地貌以水蚀为主,雅丹则以风蚀为主。

雅丹是干旱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露在沙漠、戈壁之中,例如在台吉乃尔湖区的鸭湖,雅丹奇特地出露在湖水之中

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始于红层盆地的抬升,在流水、风化、重力等外动力作用下,沟谷不断展宽,崖壁崩塌后退,山顶面积不断缩小,原来的山体逐步退缩成“堡状残峰”或孤立石柱,红层景观也是最常见的是丹霞地貌。其次水上雅丹从形态到分布特征呈现多样性,之所以呈现出多样性进而不断变幻出长垄状、鲸背状、柱状、墙状、人形、兽形等无穷的造型,与西北风、褶皱、地层、岩性、断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而丹霞地貌的分布呈现单一性,并不会受到太大的盛行风、地质断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排列分布多是无规则状态。

峡谷和U型谷

不是所有的峡谷都是U型谷,但U型谷一定属于峡谷范畴。峡谷是河流与大地之间的一场博弈,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其中尤以青藏高原南部、横断山区的峡谷群最为典型。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为壮丽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怒江,它们切开一座座大山,化身为险峻的峡谷。由此可见峡谷多是由于河流侵蚀、深切等因素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河流侵蚀形成的多是“V型谷”,这是河流发育早期深切作用强烈的体现,河床狭窄、两坡陡峭,呈V形,因此这种形态常常在河流上游出现。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岩块进行侵蚀和搬运,岩块与冰川底层冻结在一起伴随冰川移动对地表产生刨蚀和擦磨。冰川的侵蚀与搬运移走了大量风化物(风化底岩)以及河谷表层土壤,两壁上的岩石经过冻融作用后也变得松散、易崩塌。冰川下蚀与展宽,冰川谷两侧谷壁因此也变得平直而直立,冰川消融退缩后就留下了“U”型谷。

岩溶地貌和熔岩地貌

提到岩溶地貌,你或许不太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但喀斯特地貌一定很熟悉,没错喀斯特地貌的别称就是岩溶地貌,一个和水息息相关的地貌。

熔岩地貌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如熔岩丘、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等,一个和火息息相关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最经典的形态,是峰林峰丛。峰林是由中国人定义的喀斯特专用术语之一,国外也称圆锥状喀斯特或者塔状喀斯特。其特色是分散或成群地出现在平原上,远望如林,所在地往往河流纵横。当两个峰林底座相连时就成了峰丛。

与岩溶地貌所在的西南地区斜对角对应的内蒙古阿尔山、黑龙江五大连池附近,则是我国熔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分布区。

据《中国国家地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