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玲 通讯员 保嵘
一针一线一经一纬之间,绣娘们用双手绣出美丽的作品,也绣出自己的好日子。
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位于西宁市湟源县,主营皮绣手工艺制作。公司与青海师范大学校企合作,以“公司+基地+农户+品牌+景区”为运营模式,产品已达到上百种。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进行销售,产品远销海内外,获得行业内各等级、各类别的奖项达几百项之多,并以其精湛的刺绣技艺、鲜明的艺术个性及地域特色成为行业翘楚。
2019年3月,公司发展遭遇低谷期,销售渠道单一、品牌知名度低导致辛苦做的手工艺品大量滞销,资金链断裂。西宁市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湟源金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冯海萍及她的团队面临的经营困难后,当即做出帮扶决定,通过“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的扶贫贷款优惠政策,为冯海萍申请了第一笔10万元的贴息信用贷款,正是这笔贷款及时帮助冯海萍和她的团队渡过了危机。
通过一年的努力,公司经营走上正轨。2020年6月,公司业务迅速发展,此时又迎来了新的问题,公司现有的硬件条件已无法满足迅猛增长的订单量。在公司急需扩大经营场地改善硬件条件的关键时刻,湟源金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再次通过“金穗服务惠万家”助农融资平台为她续贷了10万元的贴息信用贷款,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再次注入了“燃料”。
2022年三年循环贷款到期后,湟源金惠融资担保公司根据其经营情况增加贷款额度,通过信用担保的方式,贷款额度达到了30万元。
目前,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无偿培训模式,已先后培训妇女700人次,吸纳从事皮绣及民间手工艺品的绣娘150名,季节性加工绣娘300多名,还包括残疾人等,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企业兴乡的代表。
除了青海羌韵绣艺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西宁市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政策性支农担保公司持续引入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沃土,逐步扩大县域金融覆盖面,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营造健康的农村经济环境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过程中,厚植和培育出乡村产业振兴的“中流砥柱”,达到动态防范规模性返贫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夯实了企业兴乡的经济基础。2021年,依托“金穗服务惠万家”助农融资平台累计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流入“三农”领域6.21亿元,支持“三农”经济组织和农(牧)户1569户,带动地方就业8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