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为焦虑买单。
文 | 张楠
编辑| 董力瀚
来源 | 东四十条资本
马先生转发了关于胡先生那篇文章,终于又热闹了。
这条新闻的看点在于,面对当下的经济形势与腾讯的处境,许久不就重大话题发声,向来稳重的马先生也坐不住了,我印象中,他上次出圈已经是2018年的“头腾大战”。
不过马先生特意摘出来的部分,却并不让我觉得高明,看过上述文章的,对于此文真正的所指怕是都一清二楚,是不是真的没人关心经济了,想必也心里有数。而马先生表达的,说白了,情绪而已。
本文核心观点有二,先抛出来:
一,不要把矛盾全转嫁到劳资头上,是谁的责任谁担起来,企业尽量减少主动裁员,政府尽量落实支持,员工承担好工作职责,比互相推诿指责有意义得多;
二,关心经济的当然远不止胡先生,也是时候恢复投资人投资人的信心了。
01
有人认为马先生这条朋友圈之所以被广泛转发,是公众宣泄压抑情绪的方式;一说“马先生转发”,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不少老板借机来表达对经济低迷的负面情绪。
马先生这个级别的企业家(腾讯也是出了名儿的高薪)出来Diss“部分不负责任的个体情绪”,还获得了广泛附和,我理解老板们的态度,但我不认为这算个好现象,说到底,就是系统压力下,各个主体对立情绪都看得见,但情绪这种东西从来不是建设性的。
福柯说,话语的社会生产是通过排斥程序来运作的,舆论场听到的所有主流观点,代表的都是某种意志,马先生肯定是站在进步企业家这边,那这“部分网友”又代表谁呢?不妨再进一步问问,员工和老板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但又是谁把企业家推向了“部分网友”的对立面?
在我看来,所有人都在为焦虑买单,才会造成这种错进错出的讨论,吵架都没吵到点上。而我们应该对“利用焦虑”的平台或者流量模式保持警惕。
注意我说的是“利用”焦虑,“传播”焦虑这种说法我是不屑一顾的,包括我偶尔写的有批评意味的报道也会被某些人指责“传播”焦虑,对此我全然不认同,野草只要没被消除一直在生根,就早晚有破土发芽的一天,区别只是早晚而已。
回来说所谓“错进错出”的定义,其实也很好理解:比如打工人骂的是裁员吗?是不负责任地裁员;骂的是加班吗?是无效加班,我相信只要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朋友都能理解这一点。
有些组织内部确实存在低效运转的问题。我个人对先生有些偏见,甚至说根本不喜欢此人,理由大抵跟很多不喜欢他的人类似,但他所说的“一旦慢下来,内部的矛盾就可能激发”,这话我是认同的,企业也是如此,上升通道缩减导致内部组织为自保,需要维持“表面上的繁荣”,或者一些公司由于前些年的蒙眼狂奔,遭遇骤停后就把员工弃之如敝履,不仅不给补偿还在精神让渡让了战略失误的责任。
更比如前些日子因为疫苗爆赚近千亿的某公司,在发年终奖前夕进行大规模裁员,我朋友圈不少投资人、企业家都转发了这条新闻并表示“不可理解”,又让“打工人”怎么能够轻易释怀呢?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
我想谁都不希望看到,为了转移一些当下的矛盾,而让“打工人”和企业家之间更加不可调和。
02
回到腾讯,这家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正在经历最灰暗的一段时刻,Q1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去年持平,但净利润同比下跌51%,经调后净利润同比下降23%,这之间的差异大致就是投资收益,《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中表示,腾讯正在面临着挑战和发展并存的新阶段。
前文说了,我能理解马先生为何发这条朋友圈,也明白这确实部分代表了企业家的情绪,但说到底不用跟“部分网民”置气,他们既不承担经济增长的责任,也没法获取经济增长的大部分收益。
没错,企业家处境空前艰难,用户不满意,员工不满意,监管要求高,股东压力大,但这就是考验企业家精神的时候,企业家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文概念,在当前社会思想空前割裂的今天,往小了说,它关乎如何构建更好员工和用户、社会的关系,往大了说,又何尝不是对社会展示希望的一种可能?
再拿我所关注的投资行业来说,VC/PE的影响显然是在市的,前段时间有人把张颖、包凡、王冉调侃为“岁寒三友”,我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总觉得这个称呼总有些嘲笑的意味,我对此既不赞同,也不明白,俗话说“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作为市场中颇具影响力的投资人,这时候还能站出来说些承担责任的话,难道不应该被鼓励吗?
胡先生昨天说关心中国经济的岂止他一个,这自然,起码投资人一定比这位KOL更积极,我不是强行站到投资媒体的立场上去赞扬投资人多高尚,我反而认为,投资行业的从业者们更没有退路,况且想想他们的职责吧,不就是在别人看不到机会的时候投出一个未来吗?
一级市场为最近募资难、投资卷、IPO不赚钱,本来就在市场的压力下内外交困,更遑论疫情封控让不少投资、募资进度都延迟了,但我没看到多少人真的缴枪、躺平的,我不知道有多少诸如投资人身份的人被指控为逃避和自我保护,但我是真切看到很多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寻找市场机会,能看项目的继续看项目,投不出去的做投后,美元募资美国不行去欧洲,欧洲完了跑中东,人民币募资也陆续有华兴、蓝驰以及后续还有几家官宣新基金,局面已经慢慢打开了。
其他人呢,我们能看到并购女皇刘晓丹不断呼吁市场理性,提醒市场底部的并购机会;看到经纬的亿万创业营还在做线上座谈会,讨论“如何缓解一号位”的焦虑;更进一步,比如在这两天北京暂停堂食期间,我还看到番茄资本联合了一批北京的餐饮企业自救,卿永告诉我,“投资少了点,投后服务一天没停”;邝子平也在上周发表了署名文章,给出一个投资人视角的从企业、产业到资本、政策的通盘建议。
我提这些,不是要强行正能量,我只是想提醒各位,关心经济,一定不能忽视投资。
胡先生说的“震撼弹级别的措施”是什么?我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我敢肯定,胡所言的措施,绝不是林毅夫、李稻葵老几位建议的给居民发钱、发消费券。如果用这个问题问我,以我浅薄的、区区十余年的商业报道从业经验来说,称得上震撼弹的无疑只有“X万亿”。
当然那位说了,这种超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带来的弊端还没看够、没学懂吗?
我当然明白,大型投资计划很可能带来的债务和通胀,这也都是成本,也并不是说再发起一场一揽子计划就能一次解决问题;如果明确以刺激消费为目的,发现金或者消费券是路径更短的刺激手段,我也无意否认几位学者提议的价值,但我想指出的是,历史无数次证明了一点,当我们需要刺激手段、需要提振信心的时候,资本是你绕不过去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工具。
我尤其想强调的是,相比前述那些发钱发券等执行难度高、流程繁琐的方法,投资称得上是效率更高的工具。甚至就单纯以保消费为目的,投资作为手段也优于发钱。发钱是更靠近消费,但投资更保就业啊,设想对于一个普通居民来说,发放的消费券和稳定的薪资收入,哪一个更令自己有花钱的底气?
是时候恢复投资人的信心了,都知道投资之于市场是催化剂、加速器,投资机构也不是市场经济里最核心的一类主体,投资人往往也不担当最有话语分量的意见领袖,但这绝不意味着投资的价值可以被忽略或者被轻视。投资因为信息也好、意识也罢,各种原因被我们污名化太久了,你可以认为投资人是机会主义者,但无论是经济的加速增长、触底反弹,都要依赖于这些不知疲倦的机会主义者不是吗?(东四十条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