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7日报道 据阿根廷美洲通讯社网站6月5日报道,专家指出,全球环境变化与动物源性疾病的加速扩张有直接关系,这可能标志着人类这种物种的“新时代”。但专家也强调仍有时间重新思考对大自然的主导开发模式。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精确科学与自然科学学院生态流行病学实验室主任里卡尔多·居特勒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表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正在迅速发生变化,而且没有可预见的前景。”
这位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理事会(CONICET)的高级研究员指出,新冠病毒带来的一切“是一些人所说的人类物种新时代的一部分,新兴疾病开始占主导地位”。
居特勒指出:“在这个星球的这个阶段,人类不再像过去那样害怕野兽,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微生物病原体,它们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循环并可能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在这一点上,CONICET植物生物学多学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桑德拉·迪亚斯表示:“人畜共患疾病一直存在,这是我们与其他生物在进化和生态方面的深层联系的直接结果。然而,这些疾病发展成全球性的,显然是我们对大自然的主导开发模式的结果。”
迪亚斯指出,今年距离联合国开会确立全球首个世界环境日已经过去50年,这标志着“世界环境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那次会议的主题,50年后联合国选择了同样的口号,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有责任保护其有限的资源。
与此同时,该口号与“同一个健康”的概念相一致,该概念提出没有单独的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而是它们都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迪亚斯说:“在过去50年里,我们在生态系统方面实现了此前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从未有过的密切和频繁的接触。这一变化是因砍伐森林和在森林、农业和采矿边界安置人口导致的。”
他强调:“在这种情况下,病毒很容易变异并侵入新物种,跳到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一旦它们能够感染人类,其余的影响就会由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许多地区持续存在的贫困、过度拥挤和脆弱性而带来。”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已经在全球记录到600多例病例的猴痘传播是人畜共患病的两个例子。
关于如何应对地球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人员指出,需要“紧急而深刻地改变路线”并加快环境行动。
居特勒表示:“这些威胁生命的疾病中有许多可以得到缓解或预防,这取决于个人和社会的准备程度、警觉程度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他还呼吁“加强卫生系统和食品分配系统”。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据信该病毒由蝙蝠传播给骆驼,它会在人类身上引发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图为肯尼亚一家牧场里的骆驼。(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