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基础力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
为进一步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仅对评价认定工作进行规范,更对培育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进一步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优质中小企业如何认定?
所谓优质中小企业,是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目前,工信部已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各省(区、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万多家。“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也面临标准不统一、服务不精准、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价或认定标准。例如,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包括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6个指标,满分100分,企业得分达到60分以上即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标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包括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年限、研发费用总额、研发强度、营业收入等基本条件,并从专、精、特、新四方面设置13个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企业得分达到60分以上即符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围绕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共六个方面,分别提出定量和定性指标,考虑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排头兵,被认定企业需满足全部指标要求。
如何开展梯度培育工作?
“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重点在‘培育’二字,培育的功夫下准了、下足了,优质中小企业自然会更多涌现出来。”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法》要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针对本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制定分层分类的专项扶持政策,加大服务力度。
在产业导向上,培育工作以制造业企业、制造业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企业为主,突出产业链属性,重点鼓励位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核心领域的企业。
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层次,三者相互衔接、共同构成梯度培育体系。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培育目标是10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目标是10万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目标是1万家左右。
但要注意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以内因为主、外因为辅,核心还是依靠企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政府和社会力量要做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服务支持等工作,共同形成培育工作合力。
除此之外,《办法》强调,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强化优质中小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十四五”期间,努力在全国推动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如何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办法》提出多项梯度培育举措,包括统筹运用财税、金融、技术、产业、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工具持续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普惠服务与精准服务相结合,着力提升服务的广度、深度、精准度和响应速度,增强企业获得感等。
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公益性服务协同促进的服务体系,引导各类服务机构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服务帮扶力度,通过搭建创新成果对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汇聚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持续加大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