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资本故事并不好讲。
近日,土巴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土巴兔)IPO又有了新消息。6月29日,据深交所信息,土巴兔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微“已问询”。
招股书显示,土巴兔拟公开发行普通股不超60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2.4亿总股本的25%,拟募集资金7.04亿元,其中技术研发及数据平台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18亿元,运营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845.15万元,运营服务中心建设及全渠道营销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3.5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8000万元。此次IPO独家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多次IPO未果
在上市这件事上,土巴兔可以用执着来形容。
2018年8月,土巴兔开始迈向资本市场。土巴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但仅仅过去4个月,土巴兔便撤销了上市申请。
在折戟港交所后,土巴兔转战创业板。2021年6月,土巴兔的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受理。然而,2021年9月,因土巴兔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深交所中止了土巴兔发行上市审核。
两个月后,土巴兔完成了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方面恢复了其上市发行审核。但在今年1月,土巴兔又因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因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再次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2021年11月,土巴兔完成财务资料更新,深交所恢复土巴兔发行上市审核。但是,2022年1月,土巴兔律师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因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深交所再次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出具复核报告后,深交所恢复土巴兔发行上市审核。不过,2022年03月31日,土巴兔因IPO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直至6月底,土巴兔的上市再次提上日程。
据悉,土巴兔于2008年7月在深圳成立,是一家互联网家装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家装服务供应商,为业主提供一站式互联网家装解决方案。主要为家装行业的服务供应商提供智能订单匹配、信息增值、金融推介、材料供应链整合以及广告营销等覆盖业务全流程的相关服务。
同时,公司也自主研发了包括智能订单匹配工具、订单管理工具、线上店铺营销SaaS工具、线上材料采购平台等信息化的业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工具。
一年营收6亿,但净利润下滑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土巴兔实现营业收入6.80亿元、6.15亿元和6.5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982.13万元、8662.69万元、7032.73万元。
从营收来看,2021年土巴兔实现营业收入约6.55亿元,虽相比2020年增长6.4%,但仍较未受疫情影响的2019年下滑0.36%。
在净利润方面,相比于2020年,2021年的净利润大幅下降。对于净利较低的原因,土巴兔表示主要增加了在流量获客、品牌广告方面的投入,同时员工薪酬也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土巴兔流量获客费用分别为2.06亿元、2.15亿元、2.40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31%、35.00%、36.66%,即超三成收入用于购买流量。可以看到,土巴兔每年的获客成本在不断增加,而且占营收的三分之一,再加上研发、人员等成本,也就解释了土巴兔为何净利润如此之地。
土巴兔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受经济发展、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互联网广告位竞争不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媒体流量成本存在持续增长的风险。如果未来互联网媒体流量成本上升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公司流量获客费用增加,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在研发费用投入上,土巴兔自2019年至2021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763.160万元、6549.399万元、7742.809万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94%、10.64%和11.82%。虽然这个占比有所增加,但仍与销售费用差距悬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土巴兔重品牌,轻研发。作为互联网家装行业,技术和产品是行业的壁垒,这样一来,土巴兔就很难形成自身的护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披露称,报告期内,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因业务拓展和模式探索,存在于未及时取得有关资质和许可的情况下,开展短视频和直播业务、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等资质瑕疵行为。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经就相关资质瑕疵行为完成整改,并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针对报告期内的资质瑕疵,发行人已经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无违法违规证明。但是仍然请投资者注意发行人在报告期内存在业务资质瑕疵从而不排除会对发行人生产经营构成一定不利影响的风险。
土巴兔从成立之初,已有14年的发展史,虽然算这个赛道的资深玩家,但其业绩表现并不亮眼。依靠流量获客的玩法并不是长久之计,像京东的“京东家”、百度的“装馨家”、字节的“住小帮”等都已进入这个赛道,在流量方面土巴兔反而没有多少优势,只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