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从帮助病人到连接正常人的大脑,实现人类与高级人工智能共存,既是很多科学家的理想,也可能是“马斯克的大脑已上传云端”此举的目的。
张田勘 专栏作者
来源:光明网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他已经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已经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过。
图源:推特截图做事一向诡谲的马斯克,此举又有些让人不知所以。他所说的把自己的大脑上传云端究竟是真的还是在开玩笑。把自己的大脑上传云端,既非物理和解剖学意义上的切割大脑,也非生理学意义上的把大脑皮层置入电脑,最有可能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把大脑意识、数据打包放入云端。但是,这种可能有现实性吗?
现阶段,脑机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植入式,另一种方式是非植入式。无论是哪种方式,只要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大脑生物电流和信号,与计算机相联,就可能把大脑的某些意识和数据上传到云端。植入式能够收集的大脑信号和数据更多,也更能破译大脑的思维和想法,但是具有伤害性,因为把芯片植入大脑的过程会对大脑产生或多或少的伤害。非植入式则是戴上一个收集大脑电波的设备,此种方式收集的大脑信号比较少,并且不太清晰。
如果马斯克称他的大脑已经上传云端,很可能是通过植入式芯片,让大脑的某些数据和生物电流,通过计算机软件破译某些信号的真实意义,这需要通过对大脑意识和语言的编程才能完成。然后把这些数据上传云端,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真实个体与云端中虚拟个体(大脑)的对话。
2020年8月28日,马斯克的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就在小猪身上做了类似试验。试验中演示了3只小猪,第一只是正常的猪,第二只是安装过Neuralink芯片外设并拆除的小猪,第三只小猪连接了设备(硬币大小的芯片,植入颅骨中完全隐藏),这个设备与电脑相连。随着第三只小猪不断行动和思考,其脑神经电流传送到电脑,小猪在要做什么之前,大脑指令已经被电脑接收到了,软件系统就已经知道它要干什么了。
进行类似研究的并非只有马斯克,有更多研究人员也在尝试相关试验,首要的目标是帮助瘫痪的人通过大脑指令来指挥机械臂,以恢复正常的生活。6月28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他们用脑机接口帮助一名因脊髓损伤导致上半身几乎瘫痪的男性的结果。在这名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芯片,使患者的左右手做出微小的动作,通过脑机接口控制两只机械手臂使用刀叉切下甜点中的一小块,并用叉子送到嘴边进食。完成整个过程耗时不到90秒,试验成功率为85%(20次成功了17次)。这说明脑机接口对于帮助那些患有感觉运动障碍的人恢复复杂运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脑机接口的两个困难在于:能否收集到足够的大脑生物电流,即电信号;如何识别这些电信号所代表的意义,而且,这样的意义如何通过编程让电脑理解和识别,再传递到机械臂。
清华大学的洪波团队刚刚在网络率先发表的一篇论文,提供了这方面更新的进步。他们研发出一种更为小型化的侵入式脑机接口方案,采用3个颅内电极实现通过微创植入脑机接口,以进行文字输入。
清华大学团队的脑机接口,是基于人脑视觉背侧通路上负责视觉运动功能的脑区,能高效准确地分析与识别注意力相关的视觉运动脑电信号。研究团队采用了空间差分的信号增强算法和自适应的贝叶斯决策算法,有效提升了脑机接口的信息传输率。这种脑机接口采用全无线传输的设计,不会对脑内环境造成破坏,避免了感染风险,平衡了侵入性和信号质量之间的矛盾。结果是,这3个颅内电极实现了微创植入脑机接口打字,速度达到了每分钟 12个字符,每个电极的等效信息传输率达到20比特/分钟。
当马斯克说把他的大脑传入云端,不妨理解为通过脑机接口把他的部分大脑信息连接到电脑并上传到云端。脑机接口,从帮助病人到连接正常人的大脑,实现人类与高级人工智能共存,既是很多科学家的理想,也可能是“马斯克的大脑已上传云端”此举的目的。但是,这个过程要攻克很多难题,如何破解人的大脑信息,以及如何把大脑数据打包传入云端,并非一蹴而就的,而且,其中伦理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未来,这一领域是否会有更多更大的突破,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