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明星基金经理那样光彩夺目,量化团队总是隐身幕后,随着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的获批,这些无旗英雄,将在公募产品序列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7月18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展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相关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2年7月22日。
这意味着,量化机构在设计对冲产品时又多了一种选择。因为在此之前,很多量化机构设计产品都是依托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操作的。
事实上,除了量化对冲策略外,指数增强、量化选股、管理期货(CTA)、日内交易、高频策略等常被国内量化机构应用于日常投资中。但公募因为受到监管的限制,所能用到的策略非常有限,目前主要集中在指数增强、量化选股、量化对冲这三类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募量化的发展。
根据天风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募量化产品仅有394只,其中,主动量化产品229只,指数增强产品140只,量化对冲产品25只。
尽管从数量上看,主动量化产品占有绝对优势,但从规模和势头来看,指数增强产品才是公募量化的主战场。近6年来,指数增强产品规模的年化增长率高达34.4%,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而这与近年来各家公募越来越重视指数量化投资有关。
仅2022年以来,就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该类基金数量的高速增长,说明公募正在开辟下一个主场。
另一个佐证是,伴随着眼下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交易的获批,有4只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ETF也将于7月22日正式开卖。
4只产品跟踪的指数虽然相同,但中证1000指数的成分股多达一千只,想要紧密跟踪其市场波动,并适度做出超额收益,管理难度显然是大于其他宽基指数的,所以具有一定管理中证1000指数产品实盘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早在2018年11月,广发基金就成立了“广发中证1000指数基金”。截至2022年6月末,该基金相对于中证1000指数,创造了3.5%的超额收益。仅就这一点来看,广发基金还是颇具优势的,而这也成为了“广发中证1000ETF”(认购代码:560013)的一大卖点。
此外,作为一家综合实力突出的资产管理公司,广发基金也是业内较完备的指数产品提供商之一。自2019年起便推出了“EASY ETF”指数品牌,目前指数产品布局齐全、品类多样,涵盖宽基、行业主题、境外指数等多个品种。此前,公司连续两年获得“金基金•被动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奖,备受机构认可。
除了“广发中证1000ETF”外,另外3只跟踪中证1000指数的ETF分别来自易方达、汇添富和富国。
易方达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也是全行业产品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产品布局全面、均衡。具有18年指数投资经验的易方达,目前管理着50只ETF产品总规模约1500亿人民币。
汇添富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量化基金管理人,2019年旗下量化基金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五,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到2021年底,就已上升至第一名。
富国在指数增强规模上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其中,“富国沪深300指数增强”与“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两只产品的规模,均位列行业第一。
不过,开创国内公募指数增强产品先河的并非来自上述几家,而是源于“老十家”之一的华安。2002年11月8日,“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现已变更为“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正式成立,中国公募量化投资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01 指数增强的新主场
作为一款指数增强产品,彼时的“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是以被动跟踪上证180指数为基本投资方针,兼行施有限度的积极管理,运用量化投资、合理分配等方法,投资上证180指数“一篮子”股票组合,使基金的收益率与上证180指数的收益率尽可能相近,并获取部分超额收益。
首任的两位基金经理刘新勇和殷觅智,前者具有内地市场从业经验,后者则是一位具有海外市场从业经验的外籍人士。
从产品成立时点看,彼时的股市正处于低迷时期,市场的低迷恰好给“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提供了良好的建仓机会。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市场极大的关注,特别是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23天即完成了基金募集。
从成立后的表现看,三个月内最高净值达到了1.026元,领先跟踪标的指数4%。良好的开局,为后续各家公募发行同类产品提供了便利。
2004年11月,申万菱信成立了业内首只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申万菱信沪深300指数增强,但当时并未出现跟风发行的效应。直到2019年下半年,国海富兰克林和富国才相继发行了同类产品。后来,越来越多的公募涌入这一赛道,至今已达数十家。
尽管都是在复制指数成分股的基础上,通过择时、择股等手段,获得比指数更高的收益回报,但从投资回报上看,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从近三年的投资回报来看,在成立满三年的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中,排名第一的为“富荣沪深300指数增强”,收益率高达124.5%,而排名倒数第一的是“国金沪深300指数增强”,收益率仅有6.6%,两者相差了117.9%。
相比于2004年便成立的首只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首只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的成立时间则晚了整整七年,开创这一领域先河的是来自富国的李笑薇。
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海归陆续回国加入公募,李笑薇便是其中的一个。曾在被称作量化投资大本营的巴克莱(BGI)担任大中华主动股票投资总监的她,回国后加入富国,开始着手组建量化团队,并在2011年10月发行了“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
同年,中邮、泰达宏利也相继发行了同类产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也逐渐成为各家公募在量化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
与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一样,各家公募旗下的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表现也是参差不齐。
据不完全统计,从近三年的投资回报来看,在成立满三年的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中,排名第一的为“西部利得中证500指数增强”,收益率高达101.85%,而排名倒数第一的是“国泰中证500指数增强”,收益率仅有13.45%,首尾相差了88.4%。
作为最后登场的一类较为重要的宽基指数增强产品——中证1000指数增强,出现的时间则更晚一些。直到2016年12月,创金合信才发行了业内首只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创金合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
目前,成立满三年的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仅有五只,分别来自万家、招商、富国、建信和创金合信这五家公募。其中,近三年业绩最好的是“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为92.96%,最差的是“创金合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为77.91%。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的发行速度明显加快。2021年,仅有华夏一家发行了相关产品。而进入2022年后,天弘、兴银、华安、太平、景顺长城、中信建投在内的6家公募相继发行了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种种迹象表明,公募正在开辟下一个主场。
02 量化选股:选择比努力重要
与指数增强不同,量化选股是通过量化模型筛选出股票,它的选股范围相对指数增强来说更加灵活。既可以在全市场范围选,也可以在某一行业内选,还可以按照一个主题或者风格来选。
所以,在这类基金的名称中,往往会看到类似“低碳环保行业量化”、“新能源新材料量化”、“量化成长”、“大盘量化”等字样。其多样性的特点,决定着产品数量众多。根据天风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在公募量化394只产品中,主动量化产品多达229只,占比高达58.12%。
从成立时间上看,国内第一只公募量化选股产品——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诞生于2004年8月,首任基金经理是何如克,与“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首任基金经理殷觅智一样,是一位外籍人士。而这也凸显了早期国内公募量化领域,缺乏本土化基金经理的窘境。
2005年10月,第二只量化选股产品“上投摩根阿尔法”成立,作为首任基金经理的吕俊挑起了国内量化投资人的这杆大旗。
但那一时期市场更偏好主动基金,对于擅长分散投资的量化基金并不买账。所以在随后的四年时间里,国内公募再没有发行过任何一只新的量化选股产品。
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拥有海外量化经验的人才纷纷回国加入公募,一波浪潮才真正开始。
2009年,“嘉实量化阿尔法”、“中海量化策略”、“华商动态阿尔法”、“长盛量化红利策略”等量化选股产品相继成立。
后来,曾经在BGI担任基金经理的田汉卿和黎海威先后回国,分别加入华泰柏瑞和景顺长城,并组建各自的量化团队,扛起了自家公募的量化大旗。如果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李笑薇,这三个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来自巴克莱(BGI)的“公募三杰”。
时至今日,当人们回首国内公募量化选股的发展历程时,会发现指数虽然难上台面,但各家量化选股的表现却此起彼伏,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如果把近三年的收益做个排序后,便会发现,在量化选股领域同样遵循着那句至理名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从近三年的投资回报来看,在成立满三年的量化选股产品中,涨幅超过一倍的产品共17只。其中,“长信低碳环保行业量化”以222.69%的收益率排名第一,其核心要义便是将筹码投向了近年来最火的新能源赛道。
根据该基金一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均来自新能源板块,包括宁德时代(300750.SZ)、恩捷股份(002812.SZ)、华友钴业(603799.SH)、比亚迪(002594.SZ)等。除了选对赛道外,相对集中持股的方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其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达到了52.53%。
与火热的新能源赛道相比,港股近年来惨淡的表现,让一些投身其中的公募基金吃了不少苦头。
据不完全统计,在成立满三年的量化选股产品中,近三年投资回报最差的五只产品里有三只投向了港股。其中,“景顺长城量化港股通”以-14.45%的收益率排名倒数第一,“富国港股通量化精选”以-13.84%的败绩排名倒数第二,“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灵活配置”排名倒数第四。
投资就是投时代,量化选股也不例外。
03 量化对冲:存在的意义
与指数增强和量化选股不同,量化对冲是通过量化策略构建股票组合作为现货多头,同时利用股指期货作为对冲工具。所以,其成长路径主要是伴随着股指期货的发展而变化的。
根据市场规模和交易活跃度,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上市初期至繁荣发展期(2010年4月-2015年9月)、股灾后的沉寂期(2015年10月-2017年1月)和政策调整期(2017年2月-至今)。
从2010年4月沪深300股指期货(IF)上市,到2015年4月上证50股指期货(IH)和中证500股指期货(IC)正式挂牌交易,再到后来股灾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规模总体呈现不断扩大态势。
这期间,嘉实于2013年12月和2014年5月,相继发行了“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和“嘉实对冲套利”,成为公募中最早布局量化对冲产品的公司。工银瑞信、华宝、海富通等公司也紧随其后,发行了各自的量化对冲产品。
后来,股灾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股指期货的做空制度成为了“背锅侠”。
2015年10月,中金所为限制市场过度投机交易,提高交易成本,将IF、IH、IC三大品种的各个合约保证金率由10%提高到了40%,平仓手续费也增加至万分之23,同时日内投机开仓交易量不得超过10手,股指期货市场全面降温,进入股灾后的沉寂期,公募量化对冲产品也进入相对的发行空窗期。
直到2017年2月,股指期货的陆续“松绑”,市场也进入了政策调整期。这一时期,公募量化对冲基金“重出江湖”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2019年底,景顺长城、富国、申万菱信、华夏、海富通、德邦等公司旗下量化对冲产品正式获得批文。即便如此,量化对冲产品仍是公募量化产品中数量最少的一类。
时至今日,在公募394只量化产品中,量化对冲产品仅有25只。如果再剔除运行小于三年的产品后,仅剩14只。
从近三年投资回报来看,表现最佳的是“中邮绝对收益策略”收益率为25.64%,唯一一只负收益来自“大成绝对收益策略”亏损了9.13%。
通过对冲手段,抵消掉股票指数本身的涨跌,获得绝对的正收益,这才是量化对冲产品存在的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