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写某款200W快充的手机时,本以为去年5月份,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的融合快充标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已经在手机中落实,可谁知,插上自己支持67W快充的手机后仍为普通快充,再一看手机品牌官方给出的资料,他们用非常细小的字体,密密地写到:
“近期,由vivo深度参与的UFCS融合快充协议已经落地,将各国产手机的快充技术方案做了进一步整合,也减轻了消费者选择和使用时的负担。”
图源:vivo这意思是已经落地,但想看到实物,还得等上一段时间意思吧?
在写完那篇文章后,无意间翻看前几天华为发布会新品,惊讶的发现消失了一段时间的HWA竟然和索尼Hi-Res一起出现在Freebuds Pro 2耳机介绍页的显目位置。
这buff叠满了 图源:华为这HWA不是在2018年就有了吗?看来这是“卷声重来”了啊。
本来各种音频协议,什么LDAC、L2HC、LHDC再加上高通的aptX就够让对这不熟悉的普通用户看得云里雾里,再加上这么一个HWA,对于大众用户来讲,就更晕了。
HWA可是统一无线音频的新标准2022年下半年出现的HWA,在名字上和18年的HWA都可以翻译为“Hi-Res Wireless Audio”,即“高保真无线音频”,但18年的HWA和22年的HWA所赋予的背后意义却有很大不同。
第一次见到HWA时,还是在华为P20 Pro发布会上,那时候余总站在一面由众多知名音频厂商支持的PPT前,意气风发地宣称HWA将引领并统一未来无线传输标准时,确实让当时在电脑前的我DNA动了,觉得未来一定会是HWA天下。
当时HWA联盟真的是大佬云集 图源:华为发布会可后来发生的事情是,HWA并没有引发太大波澜,而随着华为移动业务被打压,HWA发展到后边也几乎销声匿迹了。
要清楚华为在18年介绍HWA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之前,首先要清楚HWA究竟是什么?
它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个认证,并在这个认证下有很多厂商共同参与,进而就形成了“联盟”,除了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外,还有HIFIMAN、Colorfly 、 Fiio 、Cayin这样的国内头部HiFi音频厂商,也有OC Studio 、铁三角、TEAC、Onkyo(安桥现已倒闭)Astell & Kern、森海塞尔这样的国际品牌加盟,HWA联盟可以说让“半个”HiFi圈都来了,而且也有Cirrus Logic、日本AKM旭化成、奥地利AMS等半导体厂参与。
图源:源于网络其实和HWA对音频产品认证的标准并不是华为定的,而是基于一项名为LHDC的编码制定,它背后是一家中国台湾厂商,叫SAVITECH 盛微先进科技,华为只是这个联盟的核心成员而已。
华为在HWA联盟中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连接手机和传统音频厂商,让传统音频厂商不用再受制于像使用apt X协议就必须用高通芯片,而是可以自由选择上游供应芯片商。
不过因为种种不明原因,华为手机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有HWA选项,转而在华为自家大耳FreeBuds Studio中采用了一项纯自研协议:L2HC,它能够支持960Kbps传输速率,也支持自适应码率调节,在格式上几乎接近LHDC规格。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少LHDC、AptX对高码率的传输,也不用忍受AAC、SBC的“劣质”传输协议,但问题其实也有,就是对于机型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要求,必须要EMUI 11或者HarmonyOS 2.0 及以上版本,这就指名道姓了,必须要华为手机。
HWA虽然设想很好,但还是有不少局限性。
而在2022年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牵头,正式发布的《高清无线音频技术与设备规范及测试方法》,则让HWA发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除了让加入联盟的“成员”有所增加外。
最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从“无线高清编码器协议”变为“无线高清音频标准”。
2022版 HWA“脱胎换骨”?其实四年前的HWA的标准认证“内核”里,只采用了LHDC这一项协议,但随着高通处理器处于垄断地位以及LDAC通过在系统底层的加入,不管是在高通处理器手机中也好还是联发科处理器手机中也罢,基本上都支持apX全家桶和LDAC协议。
而LHDC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去年发布了LHDC 4.0。
在稳定性上进行了大幅增强外,LHDC 4.0将自适应码率范围扩大到128kbps-900kbps,并新增了全链路低延时功能。
另外在采样精度和采样率方面也有相当高提升,从现在的24bit/96KHz 提升到了24bit/192KHz 规格高分辨率音频,以及无损音质 CD-Lossless(16bit/44.1KHz)的规格。
而高通的AptX不止有HD、LL还有最新的Adaptive,而且这项技术是具有极强向下兼容性,因此你能从目前旗舰手机的开发者选项中,看到一堆支持的传输标准。
这不仅让HiFi发烧友不知道怎么选,更让大众用户不知所措。而且也让手机和耳机厂商在适配上面临了非常大挑战。
只要你能解释通上边协议,你就成真无线大佬了 图源:品玩lzh摄而根据《高清无线音频技术与设备规范及测试方法》来看,新HWA的协议似乎是要在有更高规格的标准上,向下“兼容”LHDC、L2HC以及LDAC。
对于消费者而言,只要认准HWA这个金色logo,就不用再担心自己耳机是否支持市面上的主流标准。
而对于耳机品牌厂商来说,相比于目前在推的APP统一推送和充电联盟来讲,手机厂商要想实现HWA明显要快多了,不管是LDAC还是LHDC,都是可以通过在底层系统中加入代码更新实现的,并且对于处理器和系统版本没有硬性规定。
它不像软件推送联盟那种必须要适配不同手机进行来回调整,也不像快充联盟还需要牵扯到充电头适配以及安全性测试等等繁冗复杂过程。
那HWA和日本的Hi-Res认证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给认证的颁发机不同,要获得Hi-Res认证需要把耳机邮寄给索尼,至于索尼用什么设备,如何测试的就不得而知了,只要索尼判定你够Hi-Res标准,每年交点钱,就能拿到认证。
而HWA则为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认证,这显然要比Hi-Res公平。比如赛西实验室针对HWA(联盟)测试规范要求,升级已有测试环境和设备能力,形成覆盖满足了HWA(联盟)测试规范全项技术指标的测试验证能力。
而在标准认证上,也并不是像高通的AptX以及索尼Hi-Res那样一家说了算,而是由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协同电子标院、恒玄、华为、国光、漫步者、歌尔、小米、头领、OPPO、东原、瀛通、云动创想、维沃、腾讯音乐、立讯、联创宏声、荣耀、声智、冠旭、杰理、兆华等等企业一同来协定的。
真能对声音有提升吗?其实不管是吸引各个HiFi品牌加入或是联合定制标准,还是建立第三方音频检测实验室,除了要建立统一传输协议标准外,其实最重要一点是以一个接近统一的格式,来最大限度提升各种无线传输格式上限。
如果未来HWA真的会向下兼容LHDC,那根据目前最新的4.0规格,动态码流适应技术将会把蓝牙传输码流动态范围扩大到最高900kbps,采样率和采用精度也会到达24bit/96Khz,LDAC更能够达到990kbps,而像L2HC这种华为“私有协议”则为960kbps,因此如果非要制定一个“及格线”。
图源:网络那很有可能在采样率和采用精度要高于24bit/48Khz,传输速率要高于900kbps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真无线耳机来讲,要达到这个标准并不难,但衡量一款真无线耳机并不是紧靠这类参数,还要考虑到续航、降噪、透传、电声性能、传输码率、场景延迟等指标。
以及主观试听这种利用心理声学的评判方式。
回到最开始问题上,经过认真的真无线耳机产品,能够提升音质吗?
对于有线耳机来讲,耳机线和单元材质是影响音质的主要原因,而对于真无线耳机来讲,传输中采用精度和采样率其实更为重要,简单来讲,只要数字越高,基本就越还原,当然传输过程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只要不丢包就能够保证声音的基本素质,此外和有线耳机一样,单元材质同样能够影响到声音走势。
图源:网络我认为HWA认证只是“约束”厂商让他们在产品的无线传输标准上有一个统一保障,这就和之前的食品QS认证标准一样,有了QS就能让食品更美味吗?并不能吧。同理,有HWA认证和没有HWA认证其实在主观听感上并不能说明什么,它只是让真无线耳机“达标”而已。
HWA有一定局限性其实回过头来,看不管是HWA也好,快充UFCS统一协议也罢,这些标准协议的制定,除了能够让消费者不再为过多规格设备担心兼容性问题外。
对于厂商而言其实也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像HWA可以通过较低的费用来让好产品得以开拓市场,而像快充联盟,即使之前不具备快充技术的厂商,也可以通过行业内帮助扶持得以解锁这项技术,进而提升这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相关领域的维度内,让这一生态链领域得以健康发展。
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联盟也有一定局限性,在初期也会面临一些问题。
比如在HWA内的协议虽然规格比较高,但这也给耳机品牌带来了一定难度,一些小的耳机品牌并不具备这种调优能力,像部分HiFi耳机品牌可能就只使用高通现成的AptX解决方案,而且从目前手机市场来看,高通骁龙移动平台已经处于垄断地位,高通在出售手机处理器时都会要求厂商绑定购买支持AptX编码的蓝牙芯片。
这么小众的顶级真无线都用了高通Apt-X Adaptive协议,就说这知名度可不是HWA能够比的 图源:淘宝目前绝大多数真无线耳机可能不会有LDAC或者LHDC,但大多数会支持AptX,这对于开放阵营的HWA发展就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
这是HWA和统一推送联盟以及快充联盟有本质上区别。
在已经成熟并获得更多手机品牌和耳机品牌支持的高通AptX阵营面前,HWA无论如何都是“如临大敌”的。
不过也从侧面可以看到,像HWA、统一推送联盟以及快充联盟的出现,能够带领更多的厂商在相关领域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不再受到外界束缚。在面临外界竞争同时,如何加大对内投入,并保证公平公正或许也是未来要面对的问题,毕竟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影像评测机构就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典型案例。